
中醫學名詞。 隋 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以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怒恐懼不節傷志為七傷。同書又指生殖系的七種疾病:“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萎,三曰裡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臨事不濟。” 喻嘉言 則以《金匮要略》之食傷、憂傷、飲傷、房屋傷、饑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為七傷。
“七傷”一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以下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詳細解釋:
七傷是中醫學中關于勞損病因的術語,具體指七種損傷身體的行為或狀态():
道教将“七傷”視為修道者的禁忌行為():
建議避免上述緻病行為,通過調節飲食、情緒和作息維護健康。如需進一步了解中醫防治方法,可參考《諸病源候論》等典籍。
七傷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由七和傷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丿和人,總共有11個筆畫。七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乾卦》中的“乾卦元始無盡,無疆無窮,故曰乾,以踞始而治之,自外者入,故曰乾維一也。壬坎水也,以清陽之氣,亨滂灌而入于坎之壬,故曰亨”。在古代文字中,七傷常常寫作「七病」,以形容人身體受到七種傷害。
七傷的繁體字是「七傷」,相比于簡體字的「傷」,繁體字的「傷」多了一個由土字旁構成的部首從而增加了筆畫數。
在古時候,七傷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七傷的寫法是「七愆」,其中的「愆」意為犯錯、過失,表示人們在生活中容易犯下錯誤,對自己身體和心靈造成傷害。
以下是一些關于七傷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七傷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通過以上的闡述,我們了解到七傷是指人們身體和心靈上所受到的七種傷害。這個詞在古代常被用來形容人們身心受到的痛苦和困擾,并且在現代漢語中仍然被廣泛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