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儒碩望的意思、耆儒碩望的詳細解釋
耆儒碩望的解釋
耆:六十歲以上的人。指年高德重的儒者。
詞語分解
- 耆儒的解釋 年高博學的讀書人詳細解釋德高的老儒。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是以耆儒碩老,抱其書而遠遜;禮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談。”《後漢書·張晧傳》:“ 漢安 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多歷顯位。”
- 碩望的解釋 重望;高名。亦指有重望的人。 唐 李德裕 《授石雄晉绛行營節度使制》:“朕以彥佐,早升大将之壇,久服上公之冕;資其碩望,任以指蹤。”《宋史·趙普傳》:“自輔弼兩朝,周旋三紀;茂巖廊之碩望,分屏翰之劇
網絡擴展解釋
“耆儒碩望”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1.拼音與字義
- 拼音:qí rú shuò wàng
- 單字解析:
- 耆:指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引申為年高德劭者。
- 儒:原指儒家學者,後泛指讀書人或學者。
- 碩:意為“大”,常形容學識淵博或地位崇高。
- 望:指聲望、名望。
2.整體含義
- 形容年高德重、學識淵博且享有盛譽的儒者,特指在學術或社會上有重要影響力的老年學者。
3.出處與用法
- 文獻記載:
- 最早見于漢代揚雄《劇秦美新》:“是以耆儒碩老搶其書而遠遜。”
- 《元史·崔彧傳》亦提及:“宜博訪南北耆儒碩望,以重此選。”
- 語法功能:多作主語或賓語,用于描述德高望重的學者。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耆儒碩德、耆儒碩老。
- 反義詞:小打小鬧、單槍匹馬(側重對比其權威性與影響力)。
5.示例與延伸
- 造句示例:
“書院中幾位耆儒碩望坐鎮,引得四方學子慕名而來。”
- 文化意義: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長者智慧與德行的尊崇。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考證,可參考《元史》或漢代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耆儒碩望的意思
《耆儒碩望》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年紀較大的儒者具有卓越的才學和遠見卓識。其中,“耆”指的是年老有經驗的人,“儒”指的是儒家學者,“碩望”表示儒者所具備的卓越才幹和遠見。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耆儒碩望》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耆(耳部)- 共6劃
儒(人部)- 共9劃
碩(石部)- 共10劃
望(木部)- 共8劃
來源和繁體寫法
《耆儒碩望》這個成語來源于《資治通鑒》。
繁體寫法為《耆儒碩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不同,所以《耆儒碩望》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有所差異。例如,耆在古代有時寫作耆耋,儒在古代有時寫作孺,碩在古代有時寫作硭,望在古代有時寫作朢。
例句
他是一位耆儒碩望,深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組詞
耆人儒士、耆年、耆學、儒家、儒石、碩學、望風、望子成龍等。
近義詞
耆德盈門、耆英碩果、耆耋識見等。
反義詞
幼稚狹隘、蒙昧無知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