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耆儒碩老的意思、耆儒碩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耆儒碩老的解釋

年高德劭的儒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耆儒碩老”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年高德劭、學識淵博的儒者。其中“耆”意為年老,“儒”指儒家學者,“碩”表示德高望重或學識深厚,“老”強調年長。整體形容德高望重且學識深厚的老年學者。

  2. 出處與典故
    成語最早出自漢代揚雄的《劇秦美新》:“是以耆儒碩老,抱其書而遠遜;禮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談。”此句描繪了秦朝焚書坑儒後,儒家學者被迫隱退的情景。

  3. 用法與近義詞

    • 語法:多作主語或賓語,用于形容德高望重的老年學者。
    • 近義詞:耆儒碩德、耆儒碩望。
  4. 注意事項

    • 讀音:拼音為qí rú shuò lǎo,需注意“碩”讀作“shuò”而非“shí”。
    • 現代應用:現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語境,強調對資深學者的敬稱。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耆儒碩老》的意思

《耆儒碩老》是一個成語,一般用來形容年紀大而有學問、經驗豐富的人。耆指年紀大,儒指學問淵博,碩老即才智卓越而年紀很大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耆儒碩老》這個成語分解為三個部分:耆(老字旁),兒(人字旁),碩(石字旁),老(老字旁)。

耆:部首老字旁,筆畫7

儒:部首人字旁,筆畫9

碩:部首石字旁,筆畫10

老:部首老字旁,筆畫6

來源

《耆儒碩老》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莊公十年》:“勸予王,王答曰:‘君子而不終其言者,蹶其政也。夫志速則不達,學多則不精。碩學足以成名者,多方可也耳。’”後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

繁體

《耆儒碩老》的繁體字為《耆儒碩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所以《耆儒碩老》在古代有一些變體,例如:耆儒碩良、耆儒碩輩等,但意思都差不多。

例句

他是一位耆儒碩老,深得大家的尊敬和愛戴。

組詞

耆人多智、耆者無得、儒者多病、儒者無田、碩果淩雲、老于世故、老去世故。

近義詞

學富五車、儒雅高風、年高思深。

反義詞

濕耳佞臣、淺薄之輩、年輕無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