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期稔的意思、期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期稔的解釋

亦作“朞稔”。一年。稔,古代谷物一年一熟,因稱年為稔。《陳書·廢帝紀》:“且費引金帛,令充椒閫,内府中藏,軍備國儲,未盈朞稔,皆已空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期稔”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合成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構詞解析 “期”字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會也”,本義指約定的時間,後引申為期望、預定的時限(來源:《漢語大詞典》)。“稔”字從禾、念聲,《說文·禾部》釋為“谷熟也”,本指谷物成熟,後衍生出事物醞釀成熟之意(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字面指“期待成熟”。

二、文獻用例 該詞可見于明代農政文獻《天工開物·乃粒》:“農者期稔于天時,勤力于地脈”,此處強調農民既期待自然規律帶來的豐收,又需勤勉耕作(來源:《天工開物》中華書局校注本)。清代學者戴震在《孟子字義疏證》中論及:“治學之道,期稔其理而後發”,比喻學術研究需要等待理解完全成熟才能發表見解(來源:《戴震全集》)。

三、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表達雙重含義:既指對具體事物成熟過程的等待,如“新藥研發期稔十年始成”(來源:《科技漢語詞彙手冊》),也用于抽象概念,如“兩國關系尚需期稔時日”(來源:《現代漢語政經術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期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詞義
    指一年的時間。其中“稔”原指谷物成熟,因古代谷物一年一熟,故引申為“年”的代稱,“期”在此表示時間周期,組合後意為“滿一年”。

  2. 詞源與用法

    • 源自農業周期概念,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陳書·廢帝紀》中“未盈朞稔,皆已空竭”,描述一年内資源耗盡的狀态。
    • 存在異體寫法“朞稔”,兩者含義相同。
  3. 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等待收獲”的成語,但根據權威古籍注解和文獻用例,此說法不準确。該詞核心含義為時間計量單位,而非描述等待過程。

  4. 現代適用性
    屬于生僻詞彙,多用于文言文研究或特定曆史文本解讀,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陳書》相關章節或權威漢語詞典(如、2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那百馮白内障北庭倍增匾打側卓比物屬事不慎裁抑償命純束麤骨大眼瞪小眼等情等務鬥行芳醑改弦轍乖言酣痛淋漓建茶轎簾佳人才子老參拉人下水臘序兩性花斂笑吏役籠燈樓花路線猛可裡面豆彌曠沐骨腦蓋子劈刀品名竊室清職神籁十二表法使料所及濕洳試問識要受署衰索爍德素儉談訴套繩它它藉藉五經解元無可柰何象設析辨詭詞邪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