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鲯鳅的意思、鲯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鲯鳅的解釋

[dolphin;dolphinfish] 一種魚,身體長而側扁,黑褐色,頭大,眼小,生活在海洋中

詳細解釋

魚名。體延長,側扁,黑褐色。頭高而大,口亦大,眼小。背鳍很長,尾鳍分叉深。遊泳迅速,常集合成群。生活于海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鲯鳅(學名:Coryphaena hippurus)是一種大洋性洄遊魚類,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特征

  1. 形态特征
    鲯鳅體型側扁,頭部寬大且額部有骨質隆起(隨年齡增長更明顯),尾部細長,整體呈“鬼頭刀”狀。成年體長可達1.5-1.6米,體重約30公斤(66斤)。

  2. 體色特點
    活體鲯鳅因鱗片能反射光線,呈現藍綠色、金黃色等彩虹般光澤,但死後會褪為銀灰色。雌性體色尤為鮮豔,側身帶有藍色斑點。

二、别名與習性

  1. 常見别名
    因外形和習性得名“鬼頭刀”“陰涼魚”“水中狐狸”或“海狐狸”。

  2. 栖息與捕食
    主要分布于熱帶和溫帶海域表層,常聚集在漂浮物陰影下,以伏擊方式捕食沙丁魚等小型魚類,遊速可達每小時50公裡。

三、生态與經濟價值

  1. 生命周期
    壽命約5年,屬生長速度最快的魚類之一。

  2. 分布區域
    中國沿海(如黃海、渤海、台灣海峽)及全球熱帶至亞熱帶海域均有分布。

四、文化關聯

在文學和漁業中,鲯鳅因鮮豔體色和獨特行為常被提及,例如海明威《老人與海》中将其描述為“金黃色的魚”。


以上信息綜合了生物學特征、别名來源及生态習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分類或捕撈記錄,可參考相關漁業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鲯鳅

鲯鳅是指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魚類。它的拆分部首是魚和且,筆畫為11畫。

鲯鳅這個詞來源于漢語中的動物類名詞,是由鲯和鳅兩個字組合而成。鲯指的是一種有魚鱗的魚類,而鳅則是指鳅魚,一種體形細長、棕黑色的淡水魚。

在繁體中,鲯鳅的寫法為鯕鰍。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和改革。鲯鳅的古代寫法是魚+慶。魚代表了該詞的魚類的意義,而慶則是相對應的聲音。

下面是一些關于鲯鳅的例句:

1. 溫泉裡遊動着鲯鳅。

2. 這條河裡的鲯鳅數量很多。

3. 小明在捕撈鲯鳅時,不小心摔入了水中。

鲯鳅的一些組詞可能包括:鲯鳅湯、鲯鳅幹、鲯鳅魚鈎。

與鲯鳅意義相近的詞有鯉魚、草魚。

與鲯鳅意義相反的詞可以是)飛魚、金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