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諧的意思、不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諧的解釋

[discordance] 不順利,不成功

馬谡見事不諧,教軍緊守寨門,隻等外應。——《三國演義》

詳細解釋

(1).不和諧。《宋史·樂志三》:“﹝ 楊傑 ﹞言大樂七失……二曰八音不諧,鐘磬闕四清聲。”

(2).不成。《後漢書·宋弘傳》:“帝顧謂主曰:‘事不諧矣!’” 宋 黃庭堅 《古風次韻答和甫》之一:“萬端作計身愁苦,一事不諧鬢蒼浪。”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繡》:“踰時而返,謂 劉 曰:‘事不諧矣! 阿繡 已字 廣寧 人。’”

(3).不遇。《後漢書·儒林傳下·周澤》:“時人為之語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 唐 皇甫枚 《王知古》:“嗟乎 王生 ,生世不諧,而為狐貉所侮,況其大者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諧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指不和諧、不相協調,多用于描述聲音、關系或狀态的不協調。

二、權威引證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明确标注“不諧”為書面語,釋義為“不和諧;不相合”。

    例證:“琴瑟不諧,終緻離析。”

  2. 《漢語大詞典》

    引用《後漢書·周澤傳》典故:“性簡,忽威儀,頗失宰相之望,不諧物論。”(指言行與衆人評價不符)

三、典型用法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不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不諧”指事物之間不協調、不一緻的狀态,也可引申為不成功、不順利。例如《三國演義》中“馬谡見事不諧”即表示事情進展不順。

二、詳細解釋

  1. 不和諧
    多用于形容人際關系、音樂、色彩等的不協調。如《宋史》提到“八音不諧”,指樂器音調不和諧。
  2. 不成/不成功
    表示事情未達成預期結果。如《後漢書》中“事不諧矣”意為計劃失敗。
  3. 不遇
    古語中可指“未遇到合適時機或人”。如《聊齋志異》中“事不諧矣”暗含緣分未到。

三、使用場景

四、例句參考

五、近義與反義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綜合)。

别人正在浏覽...

敗筆貶挫閟嚴不當村補子昌達雛鳳清聲彈歌都郛杜鵑花頓落發現封留扶不起的阿鬥符協鈎剺汗褂漢語拼音方案和順合作化怳曶繼貳徑急巾帨局步拘攣空宮喇叭褲淚囊麟角虎翅離鄉龍準翁律賦面訊秘駕鳴珂巷評功擺好貧露皮室兵前溪曲卿士月山述生息時季食樏雙聲私凡松弛索琅琅枱布甜點心通官同社瓦敦無關宏旨相牟枭景笑嫔謝賓客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