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開口詢問;請教。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蕭穎士》:“二子曰:‘吾識爾祖久矣。’ 穎士 以廣衆中,未敢詢訪。俟及岸,方将啟請,而二子怱遽負擔而去。”
(2).敬辭。猶言勞駕。《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虞候道:‘啟請婆婆,過對面裱褙鋪裡,請 璩大夫 來説話。’”
(3).敬辭。猶言敦請。《水浒傳》第八二回:“天子禦筆親書丹詔,特差 宿 某,親到大寨,啟請衆頭領。煩望義士早早收拾朝京,休負聖天子宣召撫安之意。”
(4).佛教語。謂念經前奉請佛祖、菩薩。《禅林象器箋》十七:“凡諷經前奉請佛菩薩,此為啟請。”《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趙尼姑 ﹞啟請過,先拜佛名號多時,然後念經。”
“啟請”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變化,主要包含以下四類解釋:
指向上級或有權勢者提出請求,帶有恭敬、懇切的語氣。例如古代官員拜見上級時,常以“啟請”表達請示或求助之意,強調禮儀性和正式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集異記》《京本通俗小說》等文獻,或查閱詞典網()等工具。
啟請,常用于文書或公文中,意為請求啟示或開始。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啟”和“請”,以啟為聲旁,以請為形旁。啟請的總筆畫數為19畫。
啟請一詞源于古代官僚制度,是指向上級請求啟示,征求意見或開始某項工作。繁體字“啟請”則是在繁體字體系下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含義。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由于時代和地域的不同,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是,在最早的《說文解字》中,我們已經可以找到“啟請”這個詞的寫法。當時的寫法是“啓請”,“請”字的左側是一個“口”字旁,表示請求,右側則是一個“言”字旁,表示言辭。
以下是幾個關于啟請的例句:
一些與啟請相關的詞彙有:
與啟請相反的詞彙有:
通過以上的解釋,大概可以了解啟請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以及一些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