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魄的意思、七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魄的解釋

道家謂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屍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穢,第七魄名臭肺。見《雲笈七籤》卷五四。 晉 葛洪 《抱樸子·地真》:“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金6*6*梅詞話》第五回:“喉管枯乾,七魄投望鄉臺上。”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七魄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道家理論,“七魄”是人體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三魂”共同構成魂魄體系。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七魄指人體内七種基礎生命能量,由命魂掌管。人死後七魄消散,命魂離體。其名稱與功能存在兩種主流說法:

說法一(主流文獻記載)

  1. 屍狗:負責警覺與防禦
  2. 伏矢:維持身體動能平衡
  3. 雀陰:主管呼吸與發聲
  4. 吞賊:主導消化吸收功能
  5. 非毒:化解體内毒素
  6. 除穢:清除代謝廢物
  7. 臭肺:調節呼吸系統

說法二(部分典籍記載)

另有文獻将七魄命名為:天沖、靈慧、氣、力、中樞、精、英,分别對應中脈七個脈輪的能量分布。

二、陰陽屬性

三、文化應用

常見于古典文學描寫精神狀态,如:

注:不同典籍對七魄的命名和功能存在差異,以上内容綜合《雲笈七籤》《抱樸子》等道家經典。如需完整文獻記載,可查閱《道藏》相關卷冊。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魄的意思

《七魄》是一個漢語詞語,指人體根據道教傳統中的七魄說法,認為人的靈魂分為七個部分,每個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這七個部分分别是:魂、靈、魄、思、意、智、志。這些部分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靈魂體系。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魄》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鬼”和“魚”,部首“鬼”表示與鬼魂有關,而部首“魚”表示與魂靈有關。根據筆畫統計,這個詞總共有十一畫。

來源

《七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道教的文化傳統中。在道教中,人體的靈魂被認為是由七個部分組成的,每個部分具有不同的作用和職責。這個概念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觀念。

繁體

《七魄》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七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 《七魄》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與現代漢字一緻。

例句

1. 在道教中,七魄被視為靈魂的不同組成部分。

2. 據說,這個傳統的祭祀儀式可以安撫七個魄,祈求平安和福運。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七魄主義、七魄分離、七魄遷化。

近義詞:七魂。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