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氣魄的意思、氣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氣魄的解釋

(1) [spirit]∶某人身上或行動上被激發出來的做事的魄力

好大的氣魄

(2) [boldness of vision]∶想象力或看法的大膽

以革命家的氣魄

(3) [momentum;imposing manner]∶氣勢

*********城樓的氣魄十分雄偉

詳細解釋

(1).氣概,魄力。 唐 殷璠 《河嶽英靈集·薛據》:“ 據 為人骨鯁有氣魄,其文亦爾。” 明 康海 《粉蝶兒·賀登科》套曲:“氣魄如 南陽 卧龍,精神似 渭水 非熊。”

(2).氣勢,氣派。 魯迅 《書信集·緻鄭振铎》:“該校氣魄遠不如燕大之大。”

(3).指心神,氣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疏上, 曾 聞之氣魄悚駭,如飲冰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氣魄在漢語中是一個蘊含精神力量與氣勢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權威詞典釋義

  1. 精神魄力與膽識

    指人處事時展現的果敢決斷、擔當無畏的意志品質。如《現代漢語詞典》釋為“做事的魄力”,強調個體在行動中體現的勇氣與決斷力。

    例:他辦事雷厲風行,極有氣魄。

  2. 宏觀格局與氣勢

    形容事物(如建築、藝術、自然景觀)呈現的雄渾壯闊之感。《漢語大詞典》指出其可指“氣勢,氣派”,如山脈的巍峨或文學作品的恢弘意境。

    例:萬裡長城蜿蜒起伏,氣魄非凡。

  3. 内在精神境界

    古文語境中亦指向人的精神境界或風骨。清代《說文解字注》關聯“魄”字本義(依附形體的精神),引申為個體精神世界的強度與穩定性。


二、詞源與構成解析


三、近義辨析與用法


四、文化語境中的體現

在傳統文論中,“氣魄”常作為評價作品或人格的标尺。如唐代張懷瓘《書斷》評王羲之書法“雄強氣魄”,即指其筆力中蘊含的精神張力;現代語境中,“企業家的氣魄”則凸顯開拓創新的領導力。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3.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清嘉慶刻本(影印本). 中華書局, 2013.

網絡擴展解釋

“氣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用法:

1.核心定義

氣魄指人在行動或決策中展現出的膽識與魄力,也形容事物或場景的宏偉氣勢。例如:“他辦事很有氣魄”“天安門城樓的氣魄十分雄偉”。

2.詳細解釋

3.使用場景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例句補充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氣魄”既強調内在的膽識,也體現外在的宏大格局,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側重。

别人正在浏覽...

拜舞百縣補天穿超伍車殆馬煩廚頭竈腦打渾滴屑屑東來紫氣斷發文身泛泛之交法印風信旗麸金改成勾曲過更雇直憾恨賀蘭仙花帽軍卉歙集安井然有序津關金數莙荙菜老是煉汞練聲零落馬牛母權制怕莫泮岸賠費配宮齊德祇令青胖漆室取人韶護稍侵識文斷字庶寀數讓胎字唐古拉山條議鐵鹞子童試推拏婑堕無生地嫌猜顯千歲小姬涍泉縰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