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遠的角落。 清 龔自珍 《<昇平分類讀史雅詩>自序》:“今之世,有窮陬荒濱,貊鄉鼠攘,悍頑煽亂,而自外於天地父母者。”
“窮陬”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ióng zōu,由“窮”和“陬”兩字組成,通常形容地理位置偏遠且經濟貧困的地方。以下是詳細解釋:
“窮陬”通過“窮”與“陬”的疊加,生動描繪了地理位置和經濟狀态的雙重邊緣性,常見于描述自然條件惡劣、發展滞後的區域。如需進一步了解其衍生用法(如“窮陬僻壤”),可參考具體語境或文學作品。
窮陬(qióng zōu)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從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來介紹這個詞。
窮陬的意思是指偏僻、偏遠的地方。通常用來形容山間或鄉村等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
窮陬的第一個字“窮”是由部首“穴”和“”組成,共有7畫。第二個字“陬”由部首“阜”和“走”組成,共有10畫。
窮陬這個詞來自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詩句:“渌水窮陬轉石泱,楚人隔斷漢王牆。”其中的“渌水窮陬”用以形容荊州深山密林,意為偏僻之地。
窮陬的繁體字為「窮陬」。
在古時候,窮陬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确切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1. 這個村莊位于山區的窮陬之地,交通非常不便。
2. 他的家鄉是個窮陬,但是這并沒有阻擋他前進的步伐。
3. 我們的目的地是一個偏僻的窮陬,需要經過幾個小時的徒步才能到達。
窮陬并不常見于組詞,一般單獨使用。
與窮陬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偏僻、荒涼、窮鄉僻壤、偏遠等。
與窮陬相反的詞彙有:繁華、熱鬧、都市、市區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