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璚芝”。即玉芝。古人以為服之可以長生。 南朝 梁 沉約 《與陶弘景書》:“咀嚥瓊芝,出入清都。” 唐 裴铏 《傳奇·昆侖奴》:“朱扉半掩深宮月,應照璚芝雪艷愁。” 元 張可久 《滿庭芳·開玄道院即事》曲:“冰泉翠茗,玉洞瓊芝,巖栖曾約回仙至。” 清 龔自珍 《洞仙歌》詞:“親手采瓊芝,著玉盤中,添香水養花還小。”參見“ 玉芝 ”。
“瓊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本義
指玉芝(即靈芝的一種),古人認為服食後可延年益壽,甚至長生不老。
例如南朝梁沈約《與陶弘景書》中“咀嚥瓊芝,出入清都”,即以瓊芝象征仙草。
字形解析
象征意義
在文學作品中常比喻超凡脫俗之物,如唐代裴铏《傳奇·昆侖奴》用“璚芝”形容雪景的純淨。
姓名學含義
作為人名時,“瓊芝”寓意美好、珍貴,兼具“如玉般高潔”與“如靈芝般祥瑞”的雙重祝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瓊芝》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非常稀有、珍貴的寶貝或者珍貴的品質。它通常用來形容寶物、美好的事物或高尚的品德。
《瓊芝》的拆分部首為王和艹,其中"王"是它的頭部,而"艹"則是它的下半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瓊芝》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氓》一篇中:“請之瑟兮,邦之瓊芝。”這句話中的“邦之瓊芝”表示“國家的珍貴之寶”。後來,這個詞逐漸進入日常用語,用來形容非常珍貴的東西。
《瓊芝》的繁體字為「瓊芝」。
在古時候,漢字《瓊芝》的寫法與現在有一些差異。其中,《瓊》字的上半部分寫成「王」,下半部分寫成「畐」;而《芝》字的上半部分寫成「艹」,下半部分寫成「火」。
1. 她的美麗宛如一朵盛開的瓊花。
2. 這部電影是一顆瓊芝,必看。
瓊草、瓊樓、瓊漿、白芝瓊、瓊漿玉液。
寶貴、珍貴、寶物。
普通、平凡、無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