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享的意思、不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享的解釋

(1).諸侯不來朝。《書·洛诰》:“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有不享。” 孔 傳:“奉上謂之享。”

(2).指不來朝者。《史記·五帝本紀》:“於是 軒轅 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 司馬貞 索隱:“謂用幹戈以征諸侯之不朝享者。” 唐 皮日休 《九夏歌·納夏》:“征彼不享,一烘而泮。”

(3).不行享獻之禮。《漢書·五行志上》:“傳曰:田獵不宿,飲食不享,出入不節,奪民農時,及有姦謀,則木不曲直。” 顔師古 注:“不行享獻之禮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享”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權威辭書進行解釋。以下是其詳細釋義:

  1. 基本含義:不盡獻納之義務

    • 釋義: 指諸侯或藩屬國不向天子或宗主國按時進獻貢品(“享”指獻祭、進貢),即不履行朝貢的義務。
    • 詞源與用法: “享”的本義是用祭品供奉鬼神或祖先,引申為下級向上級、諸侯向天子進獻貢品。“不享”即否定這種行為,表示不履行這種政治、禮儀上的責任。
    • 古籍例證:
      • 《尚書·洛诰》:“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有不享。”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要謹慎地記住那些諸侯是如何來朝貢的,也要記住那些不來朝貢的。[尚書]
      • 《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不享。” 指諸侯不向周天子進貢。[左傳]
  2. 引申含義:不享受祭祀

    • 釋義: 指鬼神或祖先未能享受到應有的祭祀供奉。
    • 詞源與用法: 此義項由“享”的本義(鬼神享用祭品)直接引申而來。“不享”表示祭祀未能被接受或鬼神未能得到供奉。
    • 古籍例證: 此義項雖不如上義常見,但在特定語境下可引申理解。例如,若祭祀不誠或禮儀有缺,可能導緻鬼神“不享”。

“不享”一詞主要出現在先秦及秦漢時期的典籍中,其核心意義是指不履行進獻貢品的義務,特指諸侯對天子的不朝貢行為。這是其最常用、最明确的含義。次要的引申含義是指鬼神或祖先未能享受到應有的祭祀。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基本消亡,僅見于對古代文獻的研究或引用中。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不享”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古代用法和現代引申義:

一、古代含義

  1. 諸侯不朝貢
    最早出自《尚書·洛诰》:“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有不享。”。這裡的“享”指諸侯向天子進貢,“不享”即諸侯不履行朝貢義務。例如《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黃帝“以征不享”,即讨伐不朝貢的諸侯。

  2. 指代不朝貢者
    在《史記·五帝本紀》中,“不享”可作名詞,指不朝貢的諸侯。司馬貞注解為“諸侯之不朝享者”。

  3. 不行享獻之禮
    古代禮儀中,“享”也指祭祀或宴飨的禮節,“不享”可表示不遵循禮制(如《漢書·五行志》提及“飲食不享”為失禮行為)。

二、現代引申義

現代語境中,“不享”被擴展為“不分享、不共享”,常用于批評個人或團隊不願合作、自私的行為。例如:

三、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尚書》《史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的詳細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暗祝頒金班迎不期不斟長尾先生谄事潺湲乘旦淳俗大資等杖電鍵凋亡對抗返視蜂窩煤風詠功虧一篑官茶谷父蠶母瑰珉過賓合法權益覈究哄飲葫蘆簡節繁文徑要進望禁運抗正儈賣曠大缧絷療視淩牀林梢龍節盧布棉紗潛遁幽抑齊發輕爂清甲起氣曲平入刼三長四短三日森纚伸手不見五指十八房十二道使乎水蜮胎元刓弱文章貨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