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對貧窮、卑微者的蔑稱。 明 沉自徵 《鞭歌妓》:“兀那岸上走的窮廝,有 裴尚書 喚你哩!”
“窮厮”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窮厮”讀作qióng sī,由“窮”(貧窮)和“厮”(古代對仆役或底層人的蔑稱)組合而成,指代貧窮且地位卑微的人,常含貶義與輕蔑意味。例如元代戲曲《殺狗勸夫》中:“他罵道孫二窮厮煞是村。”
部分詞典(如《漢語辭海》)強調其“蔑稱”屬性,反映古代社會對底層群體的歧視态度。
《窮厮》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貧窮的人,特指貧困的男子。常用于形容社會地位低下、貧困又卑微的人。
《窮厮》由部首穴(xué)和部首厶(sī)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8畫。
《窮厮》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詞彙,最早出現在《詩·大雅·蓼莪》一文中。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為「窮厮」。
在古代,窮厮的寫法有多種變體。其中一種常見的寫法是「窮」加「厶」,厶則表示一個單獨的音節,代表了人的形象。這個詞在古代漢字中常常用于描述低賤、貧窮的男子。
1. 他出身寒苦,從小就是一個窮厮。
2.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窮厮通過努力奮鬥最終改變命運的故事。
1. 窮人
2. 奴才
3. 狗腿子
4. 乞丐
5. 差役
1. 窮困
2. 貧苦
3. 貧窮
4. 貧困
5. 貧賤
富人
財主
富家子弟
富有
富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