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藑茅的意思、藑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藑茅的解釋

[rhodium] 即旋花。一種多年生的蔓草。地下莖可蒸食,有甘味,今用來釀酒和入藥

詳細解釋

(1).即旋花。一種多年生的蔓草。生田野。地下莖可蒸食,有甘味,今用以釀酒和入藥。《爾雅·釋草》:“葍,藑茅。” 郭璞 注:“葍,華有赤者為藑。藑、葍,一種耳。” 邢昺 疏:“葍與藑茅,一草也。花白者即名葍,花赤者别名藑茅。”

(2).靈草。《楚辭·離騷》:“索藑茅以筳篿兮,命 靈氛 為餘占之。” 王逸 注:“藑茅,靈草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藑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植物學、文獻記載及文化象征等角度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藑茅(拼音:qióng máo)指一種多年生蔓草,屬旋花科植物。其特點包括:

  1. 形态特征:莖蔓生,葉片呈戟形或箭形,地下莖可食用,有甘味。
  2. 分類差異:根據花色分為兩種,花白色稱“葍”,花赤色則稱“藑茅”,實為同一種植物。

二、文獻記載

  1. 古代典籍:
    • 《爾雅·釋草》記載:“葍,藑茅”,郭璞注“花赤者為藑”,邢昺疏進一步說明二者為同一植物。
    • 《楚辭·離騷》提到“索藑茅以筳篿兮”,将其視為靈草用于占卜,賦予其神秘色彩。

三、用途與文化象征

  1. 實用價值:地下莖可蒸食、釀酒或入藥,具甘味。
  2. 文化意義:在先秦文學中象征“靈草”,常用于祭祀或占卜儀式,如《離騷》中巫師以藑茅為占卜工具。

四、總結

藑茅既是具實用價值的草本植物,又是古代文化中的意象符號。其植物學定義與文獻記載互為補充,體現了自然與人文的交融。

如需更詳細文獻原文或植物圖譜,可參考《爾雅》《楚辭》等古籍或植物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藑茅》是什麼意思

《藑茅》是一個有着草木的意思的詞。它常常被用來指代茅草。

《藑茅》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藑茅》的偏旁部首是艸(草字頭),它的總筆畫數為19。

《藑茅》的來源

《藑茅》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藑”和“茅”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藑”的本義是指用于編織席子的雜草,而“茅”則是指一種多年生的禾本科草本植物。

《藑茅》的繁體

《藑茅》這個詞的繁體字為「藑茅」。

《藑茅》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與今天有所不同。因此,對于《藑茅》這個詞的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沒有确切記錄。

《藑茅》的例句

1. 我家的房頂上鋪滿了藑茅,看起來很有鄉村氣息。

2. 他采了些藑茅回來,準備做一個茅房。

《藑茅》的組詞

1. 藑茅屋:指用茅草搭建而成的房屋。

2. 藑茅帽:指以茅草編織而成的帽子。

《藑茅》的近義詞

藑茅的近義詞包括:茅草、麥稈。

《藑茅》的反義詞

藑茅的反義詞可以是:石頭、水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