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窮池之魚的意思、窮池之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窮池之魚的解釋

窮池:失水之池。比喻處境非常困難的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窮池之魚

一、詞義解析

“窮池之魚”是一個漢語成語,由“窮池”與“魚”兩部分構成:

二、典故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典出《莊子·外物》:

“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鲋魚焉。周問之曰:‘鲋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鬥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故事中,莊子以“困在車轍中的鲋魚”(後引申為“窮池之魚”)隱喻急需救助卻受制于現實困境的個體,揭示遠水難救近火的現實矛盾。

三、現代釋義與應用

在現代漢語中,“窮池之魚”常用于以下語境:

  1. 形容資源枯竭的危機:如企業資金鍊斷裂、自然資源耗竭等。

    例:這家公司若再無融資注入,便如窮池之魚,難以為繼。

  2. 比喻個人或群體的困境:如失去依托的弱勢群體、陷入絕境的生存狀态。

    例:旱災使村民淪為窮池之魚,亟需外界援助。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窮池之魚”釋義為“比喻處境艱難,無法擺脫困境的人”。
  2. 《莊子·外物》(中華書局點校本):典故原始出處,奠定成語哲學内涵。
  3. 《中華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收錄該詞條并注明其比喻義及用法示例。

注:以上解析綜合古典文獻與現代辭書定義,力求符合學術規範與語言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窮池之魚”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相關信息: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 qióng chí zhī yú,字面指幹涸池塘中的魚,比喻身處困境、無法脫身的人。核心含義強調因環境限制導緻的艱難處境。

二、出處與演變

  1. 原始出處:最早見于《晉書·李勢傳》的“窮池之魚,待命漏刻”,描述戰争中弱勢方如困魚待援的境遇。
  2. 後世引用:清代褚人獲在《隋唐演義》中用“呼吸若窮池之魚”形容進退兩難的焦慮狀态,擴展了成語的文學應用場景。

三、用法與延伸

四、文化内涵
成語通過“魚失水”的意象,生動傳遞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逆境生存的深刻觀察,常用于文學創作或現實描述中,增強表達感染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晉書》及《隋唐演義》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安強保安隊駁吏城阻瞋目敕勒歌持時窗紙澹注調欺滴留撲段幹斷金零粉惡韻封着忿競鬲絶光大孤忠含秀賀功化色五倉護翼佳城建家借酒澆愁接筍經師人表景象積篇棘翳沮逆具聞燎朗列島倫拟馬褲眊矂明雅納步千奴棋布星羅棋格绮羅人窮氣七嘴八舌榮祿融為一體辱贶三海三節棍燒財神是荷首端說谕梳掃算略襚禮推明相忍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