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勞節儉。《後漢書·循吏傳序》:“勤約之風,行于上下。”《新唐書·高元裕傳》:“ 元裕 性勤約,通經術。” 宋 蘇轍 《安厚卿樞密母夫人挽詞》之一:“慈仁本宜壽,勤約自成風。”
“勤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勤勞節儉
該詞由“勤”(勤奮、勤勞)和“約”(約束、節儉)組合而成,最早見于《後漢書·循吏傳序》中“勤約之風,行于上下”,指生活作風上既勤奮勞作又注重節儉。
自律自強
部分現代解釋擴展為“勤奮努力地約束自己”,強調通過自律實現自我提升,適用于學習、工作等場景。
不同文獻對“約”的解讀略有差異: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釋義方向。
《勤約》是“勤”和“約”兩個漢字的組合,表示勤奮地約定或約會。
“勤”字的部首是“力”,其中筆畫有10畫;“約”字的部首是“纟”,其中筆畫有7畫。
《勤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人際交往禮儀。勤奮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品質,而約定或約會是人們之間溝通交流的方式之一。
《勤約》是《勤約》在繁體字中的寫法。
在古代,勤約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不同的曆史時期和文化環境下,漢字的形狀和結構有所變化。
1. 他以勤約著稱,幾乎每天都和各個部門的同事開會。
2. 這對情侶總是勤約在一起度過每一個周末。
勤勉、勤奮、約定、約會
勤勉、努力、認真、刻苦
懶散、懶惰、不努力、草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