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肅然起敬。 清 曾國藩 《新甯劉君墓碑銘》:“ 夫夷 之南,萬山環拱;我表其阡,來者欽竦。”
“欽竦”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讀音為qīn sǒng,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該詞可見于清代曾國藩的《新甯劉君墓碑銘》:“夫夷之南,萬山環拱;我表其阡,來者欽竦。”
由于“欽竦”生僻且現代使用極少,日常交流中建議優先選擇“肅然起敬”等常見表達。如需引用古籍或文學創作,可結合具體語境使用。
欽竦(qīn sōng)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非常尊敬和推崇的意思。下面對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進行介紹。
“欽”字的拆分部首是“钅”,總共有9劃;“竦”字的拆分部首是“立”,總共有7劃。合在一起,欽竦總共有16劃。
“欽竦”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韓愈的《進學解》中。它形容學生對于學問的極度推崇和尊重,表示對學識的虔誠和崇拜。
在繁體字中,“欽竦”字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隻是書寫形式有所不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欽竦的“竦”字有時也會寫作“聳”,表達的含義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欽竦”字的例句:
1. 學生們對老師的敬業精神和深厚的學識感到欽竦。
2. 他的成就是所有人的欽竦和贊美的對象。
3. 每個人都應該保持一顆欽竦之心,不斷學習和進步。
與“欽竦”相關的組詞有:
1. 欽佩:意為非常贊賞和敬佩。
2. 欽敬:意為非常尊敬。
3. 欽仰:意為非常景仰和信服。
與“欽竦”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崇敬、尊崇、崇拜。
與“欽竦”意思相反的詞彙有:蔑視、輕視、漠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