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侵掠的意思、侵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侵掠的解釋

[invade and loot] 侵犯掠奪

帝國主義者企圖侵掠鄰國領土

詳細解釋

(1).侵犯掠奪。《左傳·襄公十一年》:“庚辰,赦 鄭 囚,皆禮而歸之。納斥候,禁侵掠。”《漢書·匈奴傳贊》:“至單于 鹹 棄其愛子,昧利不顧,侵掠所獲,歲鉅萬計。”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今忽自為狂勃侵掠,不受朝命。” 陶成章 《浙案紀略》:“其餘一切侵掠,悉皆禁止,犯者重則斬首號令,輕則杖枷示禁。”

(2).出擊,進攻。《孫子·軍争》:“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宋 王禹偁 《故商州團練使翟公墓志銘》:“公與 洺州 防禦使 郭進 ,領偏師侵掠,深入敵境。”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 崇德 元年, 索倫 為 科爾沁 部侵掠,命來朝之 索倫 部長速歸防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侵掠”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含義

侵犯掠奪
指通過武力或強權侵犯他人領土、財物或權益,并進行掠奪的行為。例如:

近義詞:劫奪、侵占、掠奪、搶劫等。


二、軍事引申義

出擊、進攻
在軍事語境中,特指迅速而猛烈的進攻策略。例如:


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古代戰争中的掠奪行為或戰術進攻。
  2. 現代語境:可比喻個人、組織對他人權益的侵犯,如商業競争中的資源争奪。

例句:


補充說明

該詞在古籍中常與“禁止侵掠”等表述結合,體現對暴力的約束。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左傳》《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侵掠

侵掠(qīn lüè)是一個動詞,指的是入侵并掠奪他人的財物或領土。該詞可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來解析。

侵(qīn)為該詞的主體部分,拆分為人(亻)和軍(冖),表示一個軍隊入侵。此外,侵的筆畫為8畫。

掠(lüè)為該詞的補充部分,拆分為手(扌)和京(亠),表示用手拿取他人財物。掠的筆畫為9畫。

侵掠一詞來源于漢語,其繁體形式為「侵掠」。繁體字與簡體字之間的差異在于字形上的變化,但其意義和讀音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侵掠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該詞在不同時期的變化較小,仍然保持了現代漢字的形态。

以下是使用「侵掠」一詞的例句:

1. 他們侵掠了這個小村莊的財産。(They plundered the property of this small village.)

2. 敵人正在侵掠我們的領土。(The enemy is invading and plundering our territory.)

組詞:侵略、掠奪、侵占、劫掠。

近義詞:擄掠、搶劫、搶劫。

反義詞:保護、守護、維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