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紙的意思、青紙的詳細解釋
青紙的解釋
(1).青色紙張。古代圖籍用之。《北史·牛弘傳》:“ 劉裕 平 姚 ,收其圖籍,五經子史,纔四千卷,皆赤軸青紙,文字古拙,并歸 江 左。”
(2). 晉 制,皇帝诏書用青紙紫泥。後因以“青紙”借指诏書。《陳書·陳寶應傳》:“由是紫泥青紙,遠賁恩澤。鄉亭龜組,頒及嬰孩。” 唐 劉禹錫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改月偶書所懷二十二韻》:“緑油貔虎擁,青紙鳳凰銜。”
(3).即烏金紙。可治口瘡皲裂等病。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服器·青紙》﹝主治﹞:“妒精瘡,以唾粘貼,數日即愈,且護痛也。彌久者良。上有青黛,殺蟲解毒。”
詞語分解
- 青的解釋 青 ī 深綠色或淺藍色:青綠。青碧。青草。青苔。青苗。青菜。青蔥。青山綠水。青雲直上。萬古長青(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遠不衰)。 綠色的東西:踏青。青黃不接。 靛藍色:靛青。青紫。青出于藍,勝于藍
- 紙的解釋 紙 (紙) ǐ 用植物纖維制成的薄片,作為寫畫、印刷書報、包裝等用:紙張。紙币。紙煙。紙上談兵(喻空談理論不解決實際問題)。洛陽紙貴(稱譽别人的著作)。金迷紙醉。 量詞,指書信、文件的張數:一紙空文。
網絡擴展解釋
“青紙”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青色紙張(古代圖籍用)
- 定義:指青色的紙張,主要用于古代典籍、文獻的書寫或裝幀。例如《北史·牛弘傳》記載,劉裕平定後秦時,所獲典籍“皆赤軸青紙,文字古拙”。
- 文化意義:青色紙張在早期文獻中具有特殊地位,可能與當時造紙工藝或等級制度相關。
2.诏書的代稱(晉代制度)
- 定義:晉代規定皇帝诏書需用青紙書寫,并以紫泥封緘,因此“青紙”成為诏書的象征。如《陳書·陳寶應傳》提到“紫泥青紙,遠贲恩澤”。
- 延伸用法:唐代劉禹錫的詩句“青紙鳳凰銜”也借指诏書,體現其文化意象的延續性。
3.藥用烏金紙
- 定義:即“烏金紙”,一種黑色金屬箔紙,據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可用于治療口瘡、皲裂等病症,具有“殺蟲解毒”的功效。
- 用法:以唾液粘貼患處,可緩解疼痛并促進愈合。
補充說明
- 現代應用:青紙的古代含義已逐漸淡化,但在傳統工藝或文獻研究中仍有提及。
- 權威參考:以上解釋綜合了《北史》《陳書》等古籍及李時珍的醫學著作,具體可查閱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青紙
青紙,指的是一種顔色呈青色的紙張。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青紙的拆分部首為青字的“青”部,它的部首和總筆畫數分别為青(靑)字的“青”部和一畫。
來源
青紙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時候,由于制作紙張的工藝尚未發展,很多紙張的顔色都呈現出原料的自然色彩,比如竹紙呈青色、槐紙呈黃色等。而青紙就是因為其制作原料或者染色而呈現出青色。
繁體
青紙的繁體字為「靑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青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些變化,但基本上是青字加上紙字的結構,如「青紙」。
例句
1. 這幅畫是用青紙作為背景的。
2. 我在書店買了一本質感很好的青紙筆記本。
組詞
青海、青苔、紙張。
近義詞
藍紙、綠紙。
反義詞
白紙、黑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