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及。《詩·大雅·蕩》:“内奰于中國,覃及 鬼方 。” 唐 劉禹錫 《代賀赦吳少誠複官爵表》:“敷鴻霈而覃及蠢類,鼓仁風而臻於大和。”
“覃及”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詩經·大雅·蕩》
“内奰于中國,覃及鬼方。”
此句描述内部的暴亂(“内奰”)從中國(中原地區)蔓延至邊遠的“鬼方”(古代北方部落),體現“覃及”的擴展性。
唐代劉禹錫《代賀赦吳少誠複官爵表》
“敷鴻霈而覃及蠢類,鼓仁風而臻於大和。”
此處指恩澤(“鴻霈”)普及到所有生靈(“蠢類”),進一步印證“覃及”表廣泛延展的用法。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替換為“擴展到”“波及”等更口語化的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覃”的多音字特性(如姓氏讀tán)或更多古典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解析。
《覃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廣泛而深入地涉及到。它的拆分部首是「虍」和「古」,共有10個筆畫。
《覃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荀子·勸學》一書中。在繁體字中,「覃」的形狀與簡體字相似。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覃」字的古代寫法為「曼」,而「及」字的古代寫法為「即」。這些古字形在現代已經很少使用了。
1. 他的領域研究覃及了多個學科領域,是一位很有廣度的學者。
2. 這部電影覃及到了當今社會的許多熱點問題,引發了很多讨論。
組詞:覃思(廣泛思考)、覃恩(廣泛施給恩惠)。
近義詞:廣泛涉及、覆蓋廣泛。
反義詞:局限、狹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