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騎牛讀漢書的意思、騎牛讀漢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騎牛讀漢書的解釋

《新唐書·李密傳》:“﹝ 李密 ﹞聞 包愷 的 緱山 ,往從之。以蒲韀乘牛,挂《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後以“騎牛讀漢書”形容刻苦攻讀。 宋 陸遊 《舟中遣懷》詩:“但思下帷受《老子》,那復騎牛讀《漢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騎牛讀漢書”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成語來源

該成語出自《新唐書·李密傳》。記載李密在前往缑山拜師包恺時,用蒲草墊在牛背上,将《漢書》挂在牛角上,邊騎行邊讀書,展現了他刻苦學習的态度。此典故後被提煉為成語,形容不畏艱苦、專注治學的精神。

二、基本含義

三、使用場景

  1. 教育激勵:常用于鼓勵學生在逆境中保持學習熱情。
  2. 人物評價:形容學者或曆史人物刻苦鑽研的事迹,如宋代陸遊詩句“那複騎牛讀《漢書》”即引此典。
  3. 文化讨論:探讨古代文人治學态度時作為典型案例。

四、注意事項

若需進一步了解李密生平或《漢書》相關内容,可查閱《新唐書》等史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騎牛讀漢書》的意思

《騎牛讀漢書》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坐在牛背上讀書,形容他讀書非常用心、努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騎牛讀漢書》的拆分部首是“馬”和“欠”,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10畫和4畫。

來源

《騎牛讀漢書》這個成語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訓儉示康》一文。該文講述了一個韓愈小時候騎着瘦弱的牛背,在艱苦的環境中刻苦求學的故事。後來,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一個人能夠在困境中努力學習。

繁體

《騎牛讀漢書》(簡體字翻譯為《騎牛讀漢書》)是正體字的寫法,多用于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區和一些傳統場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字形的書寫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騎牛讀漢書》的“騎”字,古時候常寫作“騎”;“牛”字有多個古代字形,比如“不”、“鬥”等。這些古代字形在今天的文字體系中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他每天晚上騎牛讀漢書,努力學習,最終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組詞

1. 騎馬讀漢書:形容人學習非常努力,不怕艱難困苦。 2. 讀書筆記:對讀書過程中的重要内容和思考進行記錄。 3. 讀書會:與人讨論書籍、交流學習心得的聚會。

近義詞

苦讀、刻苦鑽研

反義詞

敷衍塞責、敷衍了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