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雜草叢生的草地。 唐 杜甫 《徐步》詩:“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 宋 周邦彥 《大酺·春雨》詞:“未怪 平陽 客,雙淚落,笛中哀曲,況蕭索,青蕪國。” 清 曹寅 《菜花歌》:“朝陽夕陽幾百裡,惟剩白水連青蕪。”
(2).形容雜草叢生貌。 清 吳偉業 《登缥缈峰》詩:“芳草青蕪迷遠近,夕陽金碧變陰晴。”
“青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雜草叢生的草地
指長滿雜亂青草的荒地或原野,常見于古詩文中,如杜甫《徐步》中“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描繪了荒涼庭院中的雜草景象。
形容雜草叢生貌
用于描述草木茂盛、雜亂生長的狀态,如吳偉業《登缥缈峰》中“芳草青蕪迷遠近”,突顯自然景色的繁茂與蒼茫。
個别資料(如查字典)提到“青蕪”可形容“年輕而有才華的人”,将“青”喻指青春,“蕪”比喻才華茂盛。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為現代引申義或誤讀,建議結合語境判斷。
“青蕪”的核心含義聚焦于自然景象,需結合詩文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杜甫及周邦彥作品等來源。
青蕪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青字的部首為“靑”,共有8畫;蕪字的部首為“艹”,共有7畫。青蕪指的是色彩鮮豔而又繁茂的青綠色的草木。
青蕪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和詩詞。在《詩經·豳風·豐年》中就有“黍稷青蔥,流離子兮”。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經常用到青蕪來描繪春天的景色和草木的繁茂。
青蕪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靑蕪」。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青蕪的部首靑字的上方是一個頭部,下方是兩條腿,中間是一條曲線代表身體。蕪字的部首艹是一種象形部首,表示植物的形狀。
春日陽光明媚,青蕪叢生,花香四溢。
- 青山綠水
- 青蔥
- 蕪雜
- 藤蔓叢生
- 青翠
- 青蔥
- 碧綠
- 枯萎
- 幹枯
- 荒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