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迴光,然終向之者,誠也。”後因以“傾陽”比喻忠誠或歸順。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賞月延秋桂,傾陽逐露葵。” 明 高啟 《金進士葵軒》詩:“應有傾陽意,将軍心正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東西南北勤獻曝,蠻夷戎狄競傾陽。”
“傾陽”是一個具有文學意蘊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綜合來源信息可概括為以下兩方面:
源自三國時期曹植的《求通親親表》,文中以“葵藿傾葉太陽”為喻,表達忠誠之心。後“傾陽”被引申為:
在部分語境中,“傾陽”也指自然現象:
提示:若需具體詩詞例證或更多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傾陽是一個漢字詞語,該詞可以拆分為“傾”和“陽”兩個部分。其中,“傾”是左右結構,左邊為“人”字旁部首,表示人的意思;右邊為“青”字旁部首,表示色彩的意思。而“陽”是上下結構,上邊為“日”字旁部首,表示太陽的意思;下邊為“美”字底部,表示美麗的意思。
傾陽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中,描述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情景,即夕陽西下的景象。這個詞彙在小說中描述了黛玉站在園中,目送夕陽挂在西山之巅,景色非常壯麗,給予人們美的享受和深思。
在繁體字中,傾陽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的“傾”字在上方有一個橫行的點,表示下垂的意思;而“陽”字中的“日”字旁部首則更像一個方框,比現代字形更加方正。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晚霞映照下,西湖的傾陽美景令人陶醉。
2. 他站在山頂,眺望遠方的傾陽,心中充滿了甯靜與美好。
一些與傾陽相關的組詞有:傾城(形容女子美麗動人)、傾國(形容女子的美麗無法抵擋)、傾心(形容對某人非常喜歡或迷戀)、傾訴(表示向某人傾吐心裡的話語)、傾情(表示極為熱情地投入)等。
與傾陽相關的近義詞有:晚霞、夕陽、黃昏、晚驟等。
傾陽的反義詞可以是:早晨、清晨等,即陽光剛剛升起的時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