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貪為寶的意思、不貪為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貪為寶的解釋

表示以不貪為可貴、崇高,也表示廉潔奉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不貪為寶”是一個漢語成語,表示以不貪圖財物為可貴、崇高的品德,強調廉潔自律、奉公守節的價值觀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成語出處

出自《左傳·襄公十五年》:
春秋時期,宋國有人得到一塊寶玉,獻給官員子罕。子罕拒絕道:“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意為:我的寶物是“不貪”的品德,你的寶物是玉;若我收下玉,雙方都會失去自己的寶物。


三、核心寓意

  1. 品德重于物質:強調精神層面的自我修養,将清廉視為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品質。
  2. 廉潔自律:警示人應克制私欲,堅守原則,避免因貪念喪失更寶貴的東西。
  3. 雙向價值判斷:收受賄賂不僅損害受賄者的品德,也會讓行賄者失去財物,最終“兩失其寶”。

四、用法與示例


五、相關擴展

如需了解完整故事或更多例句,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貪為寶

意思

《不貪為寶》是一個成語,意指不貪婪才是最寶貴的財富。它表達了謙遜、節制和滿足的價值觀,強調人們應該滿足于當前的生活,不貪心追求更多,從而獲得真正的幸福和滿足。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不貪為寶》由四個漢字組成:

來源

《不貪為寶》最早出自《朱子語類》一書,由中國南宋時期的哲學家朱熹所著。這個成語是他在講述一個關于古代官員楊昭公的故事時提出的。

繁體

《不貪為寶》是該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不過,相較于現代漢字,它們的基本結構和意義是相同的。

例句

他懂得不貪為寶,所以在生活中常常感到滿足和幸福。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