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頃歲的意思、頃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頃歲的解釋

(1).近年。 南朝 梁 江淹 《蕭上銅鐘芝草衆瑞表》:“頃歲以來,禎應四塞。” 宋 蘇轼 《禦試制科策》:“臣又竊聞之,自頃歲以來,大臣奏事,陛下無所詰問,直可之而已。” 章炳麟 《文學說例》:“頃歲以來,漸為進步發見之代,常語簡單,有待鑄造。” 龔振黃 《青島潮》第十三章:“頃歲政變,内閣疊更,彼獨陰結外援,盤據要職。”

(2).昔年。 唐 權德輿 《拜昭陵過鹹陽墅》詩:“頃歲辱明命,銘勳鏤貞堅。”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 梁太祖 受禪, 姚洎 為學士,嘗從容,上問及 廷裕 ( 裴廷裕 )行止, 洎 對曰:‘頃歲左遷,令聞旅寄 衡水 。’”《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頃歲王師薄伐,克平 太原 ,未賞軍功,逮茲二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頃歲”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方面:

一、基本釋義

  1. 近年
    指距離當前時間較近的年份,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近幾年”。例如:

    “自頃歲以來,大臣奏事,陛下無所詰問。”(宋·蘇轼《禦試制科策》)

  2. 昔年
    表示過去的某個時間段,相當于“往年”“從前”。例如:

    “頃歲辱明命,銘勳鏤貞堅。”(唐·權德輿《拜昭陵過鹹陽墅》)


二、詳細解析


三、注意事項

  1. 文言文中,“頃歲”需通過語境判斷具體含義,如蘇轼《策論》中指向“近年”,而《唐摭言》中則指“昔年”。
  2. 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仿古文體。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高權威性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頃歲

頃歲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稍紛之年歲。下面将對頃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頃歲的拆分部首為“頁”和“又”,總共有13畫。

來源

頃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甫田之什》中的《碩鼠》篇:“鼠在穴,膚在上。”其中,“膚在上”一詞中的“膚”可以理解為指的是頃年,也就是稍紛之年歲。

繁體

頃歲的繁體字為「頃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頃歲的漢字寫法為「顚歲」。

例句

1. 他已經頃歲不再年輕了,但仍然保持着積極向上的态度。

2. 這個小說描寫了一個人在頃歲之際的内心掙紮和成長。

組詞

頃歲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如下詞語:

1. 頃歲之痛(稍紛之年歲所帶來的痛苦或困擾)

2. 頃歲之喜(稍紛之年歲所帶來的快樂或喜悅)

近義詞

頃歲的近義詞可以是稍紛之年華、稍紛之歲月。

反義詞

頃歲的反義詞可以是盛年或壯年,表示青春年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