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輕俗的意思、輕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輕俗的解釋

(1).輕視世俗。《荀子·禮論》:“暴慢、恣睢、輕俗以為高之屬,入焉而隊。”《三國志·魏志·劉廙傳》:“聖人不以智輕俗,王者不以人廢言。”《藝文類聚》卷三六引 南朝 宋 範泰 《高鳳贊》:“輕俗無際,肆志莫羈。”

(2).輕浮鄙俗。 宋 魏泰 《臨漢隱居詩話》:“﹝ 周越 ﹞在 天聖 、 景祐 間以書得名,輕俗不近古,無足取也。” 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為詞﹞必不可臆造纖靡之辭,自落輕俗之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輕俗”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一、輕視世俗 指對世俗觀念或常規的不在意,帶有超然态度。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

  1. 《荀子·禮論》提到“輕俗以為高”,指以輕視世俗來标榜自身清高。
  2. 《三國志》中“聖人不以智輕俗”,強調智者不因智慧而貶低世俗。

二、輕浮鄙俗 指言行缺乏莊重或藝術深度,偏向庸俗化:

  1. 宋代魏泰評價書法家周越“輕俗不近古”,批評其風格浮淺。
  2. 現代語境中,可指低俗的語言、審美或創作,如“輕俗喜劇”等表達。

辨析要點

可通過等來源進一步查閱古籍例證及近反義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輕俗》的意思

《輕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為對待事物或行為不重視,不正經,不莊重。

拆分部首和筆畫

《輕俗》的部首是“車”和“人”,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7畫和9畫。

來源

《輕俗》一詞起源于古代文化,具有貶義,形容人們對待社會風氣、禮儀規範和道德标準不認真、不嚴肅的态度。

繁體

《輕俗》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輕俗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其中,輕字的寫法為“輕”,俗字的寫法為“俗”,兩個字的組合形成了《輕俗》這個詞。

例句

1.他的言談舉止總是輕俗不堪,缺乏基本的修養。

2.這種輕俗的節目一點都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組詞

輕浮、輕賤、輕薄、俗氣、俗套、俗語

近義詞

輕佻、輕慢、輕浮、俗麗

反義詞

莊重、嚴肅、正經、典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