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罄折的意思、罄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罄折的解釋

同“ 磬折 ”。1.罄,通“ 磬 ”。曲躬如磬,表示謙恭。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升降揖讓,般伏拜謁,折旋中矩,立而罄折,拱則抱鼓。” 三國 魏 曹植 《箜篌引》:“謙謙君子德,罄折何所求。”《新唐書·逆臣傳上·安祿山》:“ 鉷 亦位大夫, 林甫 見 鉷 , 鉷 趨拜卑約, 祿山 惕然,不覺自罄折。”

(2).罄,通“ 磬 ”。表示不得志。 明 張煌言 《島居》詩之六:“蘆中長罄折,圯上獨盤桓。”

(3).罄,通“ 磬 ”。猶屈從。 章炳麟 《俱分進化論》:“笞我,詈我,蹍我,踐我,以主人臧獲之分而待我,我猶鞠躬罄折以承受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罄折”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ìng shé,通“磬折”,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解釋

  1. 謙恭的姿态
    指身體彎曲如磬(古代一種石制打擊樂器,形狀曲折),表示恭敬、謙卑。例如《春秋繁露》中描述禮儀動作時提到“立而罄折”,曹植《箜篌引》亦用“謙謙君子德,罄折何所求”體現謙遜态度。

  2. 不得志的境遇
    引申為人生境遇的困頓或志向未酬。如明代張煌言《島居》詩中以“蘆中長罄折”暗喻不得志的處境。

  3. 屈從或被迫順從
    章炳麟在《俱分進化論》中用“鞠躬罄折以承受之”描述面對壓迫時的屈從狀态。


出處與用法


“罄折”既可指具體動作上的躬身示敬,也可抽象為人生境遇的隱喻,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核心關聯“謙卑”與“壓抑”的雙重意涵,常見于古文及詩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罄折

罄折:罄折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qìng zhé。它的意思是“沒有一點餘裕,完全耗盡”。通常用來形容資源、能力等完全被消耗殆盡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罄折的部首是⺳(罒),總筆畫數為11。

來源:罄折的來源比較清晰。其中,“罄”取自于“空竭罄盡”的意思,表達了完全耗盡的狀态。而“折”則表示毫無餘地的意思,這兩個字合起來就表示了一點餘力也沒有了。

繁體:罄折的繁體字是“竊折”。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罄折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具體而言,字體形狀、筆畫順序等可能會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為了完成這個項目,身體已經接近罄折的邊緣了。

2. 這個國家的資源已經被開發到罄折的地步。

3. 經過連續幾個月的努力,他的精力已經徹底罄折了。

組詞:罄折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形成組詞,例如:

1. 罄竭:完全耗盡。

2. 空罄:完全沒有一點剩餘。

3. 喪家之狗:形容非常困苦、沒有餘地。

近義詞:罄折的近義詞包括:>資源枯竭、力盡、用罄

反義詞:罄折的反義詞是:有餘、富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