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裙缟袂的意思、青裙缟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裙缟袂的解釋

青布裙、素色衣。謂貧婦的服飾。借指農婦,貧婦。 宋 蘇轼 《次韻田國博部夫南京見寄二絕》之二:“火冷餳稀杏粥稠,青裙縞袂餉田頭。” 清 龔自珍 《好事近·錄言》詞:“細語道家常,生小不矜珠翠。他日郎家消受,願青裙縞袂。” 清 龔自珍 《後庭宴·周南唐人韻》詞:“聘乏金錢,貯無金屋,嫁衣不用金泥簇。青裙縞袂話三生,個儂道是樓東 玉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青裙缟袂”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īng qún gǎo mèi,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示例

結構與用法

補充說明

該成語通過服飾特征指代特定群體,既反映了古代社會階層的服飾文化,也承載了文學中對底層女性的意象化表達。需注意其書面語屬性,避免口語化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青裙缟袂》的意思

《青裙缟袂》是一個典故,它主要指的是女子的服裝。在古代,女子一般會穿上青色的裙子,并在上面配上一件缟袖。這是一種華美而具有标志性的裝束,常常用來描述女子的美麗和高貴。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青裙缟袂》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四個漢字,其中青的部首是靑(青字目+3畫),裙的部首是衣(衣字形+6畫),缟的部首是纟(纟字形+7畫),袂的部首是衣(衣字形+6畫)。

來源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詩詞和文學作品中。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經常會描繪出女子穿着華麗的青裙,手拿缟袖的形象,以表達女子的美麗和高潔。

繁體

《青裙缟袂》的繁體字為「青裙縞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與現在略有不同。《青裙缟袂》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通常會保留這幾個字的基本結構和意義。

例句

1. 她穿着一襲青裙,佩戴着缟袖,整個人看上去宛如仙子一般。

2. 江南的少女常常喜歡穿上青裙缟袂,走在街頭巷尾,給人一種溫婉雅緻的感覺。

組詞

青衣、裙擺、缟素、袂舞。

近義詞

青襦、沾衣。

反義詞

黑裙、織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