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tellatehair vatica]∶即青梅,龍腦香科的一種植物( Vatica astrotricha ),木材堅硬沉重,百年不腐,是造船、建築、制作家具的優良用材
(2) [green tangerine orange peel]∶柑橘的未成熟果皮或幼果,入藥,用于疏肝破氣,散結化滞
(1).青色外皮,青色表層。 晉 王嘉 《拾遺記·瀛洲》:“有樹名影木,日中視之如列星,萬歲一實,實如瓜,青皮黑瓤,食之骨輕。” 唐 李鹹用 《石版歌》:“雲根劈裂雷斧痕,龍泉切璞青皮皴。” 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又往溪邊尋了兩塊石頭,砸下松針外面的青皮。”
(2).特指青橘皮,即橘之未黃而色青者。可入藥。《說郛》卷七五引 宋 韓彥直 《橘錄·入藥》:“橘皮最有益於藥,去盡脈則為橘紅,青橘則為青皮,皆藥之所須者。”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橘》:“青橘皮古無用者,至 宋 時醫家始用之……陳皮浮而升,入脾,肺氣分;青皮沉而降,入肝,膽氣分。”
(3).借指不成熟,幼稚。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我們走進門,一個青皮後生子滿臉堆笑,趕出來歡迎。”
(4).桑皮紙。借指布告。《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憶昭樓洪楊奏稿》:“見有三人,頭紥紅布,手執短6*刀,出城往各米行諭話,不許閉歇,米價不許擡高。倘有糧草不敷,即出現錢糴買,決不硬賒。并有青皮一條,各店挂貼。”
(5).方言。無賴的俗稱。《文明小史》第三回:“這裡頭不但全是考童,很有些青皮、光棍附和在内。” 魯迅 《書信集·緻王冶秋》:“這裡的有一種文學家,其實就是 天津 之所謂青皮,他們就專用造謠,恫吓,播弄手段張網,以羅緻不知底細的文學青年,給自己造地位。”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臉孔》:“一個 天津 青皮模樣的人,滿臉橫肉,懷裡抱着一個十六七歲的青年學生正在貼臉。”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青皮漢語 快速查詢。
“青皮”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來源與特征:
青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幹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根據采收時間不同分為兩種:
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溫,歸肝、膽、胃經。
功效與臨床應用:
兩者同源但功效不同: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中醫藥資料及方言文化研究,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相關文獻或咨詢中醫師。
《青皮》這個詞是指綠色的柑橘皮,也可以指未成熟的柑橘。青皮的特點是顔色鮮豔翠綠,味道酸澀。
《青皮》的部首是青(⺌),總共由7個筆畫組成。
《青皮》是一個由中文詞彙組成的詞語,其中的“青”部分指的是顔色,而“皮”則指柑橘的外皮。
在繁體中,也稱為《青皮》。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青皮》在古時候漢字寫作“靑皮”。
1. 這個桔子的青皮很厚,需要削掉才能吃。
2. 青皮柑橘在制作蜜餞和藥材中有着重要的應用。
3. 青皮的酸味可以為菜肴增添一種特殊的風味。
青皮還可以組成其他詞語:
1. 青皮柑:指的是未成熟的柑橘。
2. 青皮削:指削去柑橘的外皮。
3. 青皮油:是從柑橘皮中提取出來的精油,具有香氣和藥用價值。
與《青皮》近義的詞語包括:
1. 青果:指的是未成熟的果實。
2. 青色果皮:指的是綠色的果皮。
與《青皮》反義的詞語是:
成熟的果皮:指的是已經完全成熟的柑橘果實的外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