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頃刻酒的意思、頃刻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頃刻酒的解釋

(1).神仙傳說中稱倏忽釀成的酒。 唐 蔣防 《幻戲志·殷七七》:“ 殷七七 ,名 天祥 ,又名 道筌 。嘗自稱 七七 ,俗多呼之,不知何許人,亦不測其年壽,面光白若四十許人……每日醉歌曰:‘琴彈碧玉調,藥鍊白朱砂。解醖頃刻酒,能開非時花。’ 寶 ( 周寶 )試之,悉有驗。”事亦見《雲笈七籤》卷一一三引 南唐 沉汾 《續仙傳》《太平廣記》卷五二引 南唐 沉汾 《續仙傳·殷天祥》

(2).一種用樹葉裹糯米經細嚼而釀成的酒。飲之頃刻大醉,故名。 清 鈕琇 《觚賸·頃刻酒》:“ 臺灣 所屬之 澎湖 ,其對岸皆猺獞部落也。中國有賈於其地者,必設席於家,延之環坐,置盆水席中,主人之婦,出採樹葉,裹糯米少許,納口細嚼,吐於盆。主人與客共酌,初飲淡泊無味,頃之面頰發頳,皆酩酊而散,謂之頃刻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頃刻酒”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既與神話傳說相關,也指代一種特殊釀造方式的酒。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神話傳說中的酒
    指道教神仙故事中“倏忽釀成”的酒,強調其釀造速度極快,帶有奇幻色彩。例如唐代蔣防《幻戲志·殷七七》記載,道士殷七七自稱能“解醖頃刻酒”,并當場驗證其效。這一典故在《雲笈七籤》《太平廣記》等文獻中均有引用。

  2. 現實中的特殊酒類
    指南洋地區(一說東南亞)用樹葉包裹糯米,經咀嚼後發酵制成的酒。因飲用後“頃刻大醉”得名,其制作依賴唾液中的酶催化發酵,初飲無味,但短時間内醉意顯著。


二、文化背景與特點


三、詞源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記載或具體釀造方法,可參考《續仙傳》《太平廣記》等古籍,或查閱南洋民俗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頃刻酒》這個詞的意思

《頃刻酒》是指一種短暫的、令人陶醉的歡樂時光。這個詞常常用來描述一段僅持續片刻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快樂經曆。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頃刻酒》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頃、刻、酒。

頃的部首是穎,筆畫數為9。

刻的部首是刀,筆畫數為8。

酒的部首是酉,筆畫數為10。

來源

《頃刻酒》這個詞最早見于唐代白居易的詩作《賦得古原草送别》,其中描述了美好的時光如同飲了一杯短暫而美妙的酒。

繁體字

《頃刻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頃刻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對《頃刻酒》的寫法沒有明确規定,但通常采用木頭和手組成的字形,代表了人們手中舉着杯子暢飲的場景。

例句

他們在海邊度過了一個美麗的夕陽時光,那真是一杯《頃刻酒》啊。

組詞

喜悅、狂喜、短暫、快樂、片刻、美妙。

近義詞

轉瞬即逝的幸福、瞬間的快樂。

反義詞

長久的幸福、持久的快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