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廉潔高尚。《三國志·魏志·常林傳》:“時論以 林 節操清峻,欲緻之公輔,而 林 遂稱疾篤。” 唐 杜甫 《送李校書二十六韻》:“ 李舟 名父子,清峻流輩伯。”
(2).清遠高聳貌。 唐 康骈 《劇談錄·白傅乘舟》:“ 盧尚書 簡辭 有别墅,近枕 伊水 ,亭榭清峻。”
(3).簡約嚴明。 宋 王谠 《唐語林·文學》:“ 文宗 好五言詩,品格與 肅 、 代 、 憲宗 同,而古調尤清峻。” 明 李夢陽 《駁何氏論文書》:“沉著、雄麗、清峻、閑雅者,才之類也。” 姚瑩 《論詩絕句》之五:“欲識遙深清峻旨, 嵇公 琴散 阮公 懷。” 魯迅 《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曹操 曾自己說過:‘倘無我,不知有多少人稱王稱帝!’這句話他倒并沒有說謊。因此之故,影響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風格。--就是文章要簡約嚴明的意思。”
(4).公正剛直。 宋 王谠 《唐語林·豪爽》:“ 李公 既治 淮南 ,決 吳湘 之獄,而持法清峻,犯之者無宥,有 嚴 張 之風也。”
“清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綜合解析,結合古籍文獻及現代釋義:
廉潔高尚
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節操。例如《三國志·魏志·常林傳》記載:“時論以林節操清峻”,唐代杜甫詩中也有“清峻流輩伯”的描述,均指品行高潔。
清遠高聳貌
用于描繪自然或建築景觀的挺拔清幽。如唐代康骈《劇談錄》中“亭榭清峻”,形容建築高聳而意境清遠。
簡約嚴明
特指文章或法令風格簡潔有力。魯迅在分析魏晉文學時提到,曹操的文章因政治務實形成“清峻”特色,即“簡約嚴明”。
公正剛直
形容處事态度剛正不阿,如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以“清峻”贊友人為官正直。
該詞最早見于史書對人物品行的評價(如《三國志》),後逐漸擴展至文學風格(魏晉文章)和自然景觀描寫(唐代文獻),現代多用于書面語。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清峻是一個形容詞,表示清晰明了、慷慨爽直的意思。
清峻的部首是水(氵)和兒,共有12畫。
清峻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秦風·小戎》:“有女懷春,吉士清峻。”這句詩中的“吉士清峻”形容了一個人清晰明了、慷慨爽直的性格。
清峻的繁體字為「淸峻」。
在古時候,清峻的寫法并不一樣,使用的字形為「淸峻」。
1. 他的态度始終保持清峻,不受任何幹擾。
2. 這幅畫的線條簡潔清峻,充滿了力量。
3. 她說話的語氣一向清峻,讓人不敢輕易違背她的意願。
1. 峻厲: 厲害而嚴肅的;
2. 峻雅: 高雅而莊重的;
3. 峻拒: 斷然拒絕;
4. 峻峭: 陡峭而高聳。
1. 清爽: 清新爽快;
2. 堅決: 堅定果斷。
1. 朦胧: 模糊不清;
2. 曲折: 不直接、迂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