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竹子。 清 褚人穫 《堅瓠八集·碧蘆》:“﹝ 蔡正甫 珪 ﹞於官舍東堂,種碧蘆以寄意,因作長短句曰:‘青君那肯顧寒鄉,試着葭蘆拟 汶 篁。’”參見“ 此君 ”。
“青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及解釋如下:
青君(拼音:qīng jūn)指代竹子。這一用法源于古代文人對竹子的雅稱,常見于詩詞或文學作品中。例如:
“青君”的命名邏輯與竹子的特性相關:
該詞屬于文學化表達,現代日常使用較少,更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創作場景。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堅瓠八集》等古籍原文或相關文學解析。
《青君》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外貌或特征,意指色澤鮮綠,清新、明亮的形象。
《青君》的拆分部首是"青"和"君"。
部首"青"讀音為qīng,表示與青色有關的事物。
部首"君"讀音為jūn,意指王位的稱號、尊稱。
《青君》共有9個筆畫。
《青君》一詞源自古代文獻《詩經·召南·青青子衿》中的詩句,用以形容衣着清新、明亮的子弟。
《青君》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靑君」。
在古時候,漢字《青君》的寫法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
1. 他穿着一套青君長袍,看起來非常清新雅緻。
2. 這幅畫的色彩明亮,讓人聯想到青君的美。
1. 青蛙:形容顔色為綠色的蛙類動物。
2. 青春:象征年少的時期,指人的青年期。
3. 青翠:綠色鮮明,如青翠的樹木。
4. 青年:年輕人,常指年齡在18歲到30歲之間的人。
1. 翠綠:形容綠色鮮明、明亮。
2. 鮮綠:色彩鮮明而明亮的綠色。
3. 綠油油:色彩明亮鮮綠。
1. 灰暗:表示顔色暗淡,沒有明亮的光彩。
2. 暗淡:光線不明亮,不鮮明。
3. 暗淡無光:形容光線非常微弱,沒有明亮的色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