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鏡。 南朝 齊 謝朓 《冬緒羁懷示蕭谘議虞田曹劉江二常侍》詩:“寒燈耿宵夢,清鏡悲曉髮。” 唐 杜甫 《蘇大侍禦訪江浦賦八韻記異》:“今晨清鏡中,白閒生黑絲。”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明朝對清鏡,衰鬢又逢春。”亦喻清澈的湖水。 宋 曾鞏 《西湖一月二十日》詩:“漾舟明湖上,清鏡照衰顔。”
清鏡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由“清”與“鏡”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字面指代
“清”指清澈、明淨,“鏡”即銅鏡或水面等反光物。本義指光潔可鑒的鏡子,強調鏡面無塵、映照清晰的特征。如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中“清鏡燭悲弦”,即以鏡面光亮喻指心境明澈。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隱喻延伸
引申為對事物本質的清明洞察力。古人常以鏡喻心,如《文心雕龍·知音》雲“無私于輕重,不偏于憎愛,然後能平理若衡,照辭如鏡”,此處“清鏡”暗含客觀審視的智慧。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
在古典文學中,“清鏡”常作為時光流逝與自省的象征:
來源:《全唐詩》及《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現代漢語中,“清鏡”一詞已罕用,但其構詞邏輯仍保留在“明鏡高懸”“水平如鏡”等短語中,強調澄澈、真實反映事物的特質。需注意該詞屬書面雅語,日常交流多代以“明鏡”“清晰的鏡子”等表達。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清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īng jìng,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明鏡
指光潔明亮的鏡子,常用于比喻或文學描寫。例如:
清澈的湖水
在詩詞中常借指如鏡面般澄淨的水域。例如:
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出處,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暗穢百六掾百種跋語别針菜子油谄俾讒嬖怅然若失乘其不備楚堤頂選東羌發謀反悔翻天覆地肥臞奮發踔厲風壺夫力負怨告首歌風台廣譽國難當頭過社劃價交代絞刀酒算絶後連峰離情别緒龍具鸾鳳書馬酮冥想侔名片語鋪繹窮理秋羅驅叱任子三河膳牌髾髮贳錢手胼足胝栓劑數巡太元挑踢凸凹維檝相擾想象小飯消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