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青銅鏡。 唐 李峤 《梅》詩:“妝面回青鏡,歌塵起畫梁。” 明 李東陽 《次李白洲六十壽韻》:“自愛黑頭雙鬢在,每呵青鏡手親磨。” 清 厲鹗 《歲暮二詠·典衣》:“青鏡流年始覺衰,今年避債更無臺。”參見“ 青銅鏡 ”。
“青鏡”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指青銅鑄造的鏡子。該用法多見于古代詩文,例如:
作為成語使用時(發音qīng jìng),主要包含兩層比喻:
需要注意的是,作為成語的引申用法在權威典籍中較少見,更多出現在文學化表達中。而青銅鏡的本義則有明确古籍出處,屬于主流釋義。
《青鏡》是一個漢字詞彙,由“青”和“鏡”兩個字組成。
1. 青:由“青”和“又”組成,是一個四角形的字。部首為“青字頭”,筆畫數為8畫。表示藍綠色,有時也指年輕、朝氣蓬勃。
2. 鏡:由“目”和“竟”組成,是一個六角形的字。部首為“金字旁”,筆畫數為9畫。表示反射光線、看到事物的工具。
《青鏡》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荀子·天論》中的名句:“心形于輪,光象于鏡。”意思是心靈映照于藍天,光芒如同照在鏡子上一樣。這句話借用“輪”和“鏡”比喻心靈的明亮和純淨,稱之為“青鏡之心”。
《青鏡》的繁體字是「青鏡」。
古代的青鏡字在結構上與現代略有差異,其中“鏡”字更接近古代的寫法。古代青鏡字的寫法可追溯到西周時期的金文,經過秦漢時期的小篆逐漸演變成今天所見的形式。
1. 她的心如同一面清澈透亮的青鏡,沒有半點污漬。
2. 這座高山的頂峰在青鏡中閃爍着純淨的金光。
1. 青蛙:顔色為青色的蛙類動物。
2. 鏡子:用于反射光線,能夠看到事物的平面。
3. 鏡面:用于反射光線,具有平滑的表面。
鏡:明鏡、反光鏡
心:心靈、内心
青:紅、黑
鏡: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