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星名。《文選·謝朓<始出尚書省>詩》:“青精翼紫軑,黃旗映朱邸。” 李周翰 注:“青精,星也。黃旗,瑞雲也。皆王者将興之符應也。”
(2).道教認為木星中的九 青帝 之一。《雲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門,門内有九 青帝 ……其門内 青帝 ,或號 青靈之公 ,或號 青真 ,或號 青精 ,或號 青帝君 ,并受事於中央 青皇 也。”
(3).青睛。《南史·徐陵傳》:“﹝ 徐陵 ﹞目有青精,時人以為聰慧之相也。”
(4).植物名。一名南天燭,又稱墨飯草。道家制作青精飯的原料之一。 宋 蘇轼 《次韻程正輔遊碧落洞》:“ 黃公 獻紫芝, 赤松 饋青精。”
(5).指青精飯。 宋 陸遊 《星坐道室有感》詩:“一缽青精便有餘,世間萬事總成疎。” 錢仲聯 注:“青精,青精飯,道家所食。”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南燭草》:“青精……又曰墨飯草,以其可以染黑飯也。故黑飯亦名青精。”
“青精”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古代天文中的星辰名稱,常被視為祥瑞之兆。例如《文選·謝朓〈始出尚書省〉詩》提到“青精翼紫軑”,李周翰注解釋為“青精,星也”,象征王者興起的符應。
道教認為木星(歲星)中有九位青帝之一,名為“青精”。《雲笈七籤》記載:“木星有九門,門内有九青帝……或號青精”,象征神靈體系的一部分。
一種名為“南天燭”的植物,又稱墨飯草,是道家制作“青精飯”的原料。其莖葉可榨汁染米為黑色,制成具有養生功效的飯食。
道家傳統食品,用南天燭汁液浸泡米蒸制而成。唐代杜甫《贈李白》中提及“豈無青精飯,使我顔色好”,宋代陸遊也有“一缽青精便有餘”的詩句,可見其作為養生食物的文化意義。
指青黑色的眼珠,古人認為這是聰慧之相。如《南史·徐陵傳》記載徐陵“目有青精”,被視為智慧象征。
“青精”含義多樣,涵蓋天文、宗教、植物、飲食及生理特征等領域。現代使用中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例如引用古詩或道教文化。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文選》《雲笈七籤》等古籍,或參考高權威性詞典釋義。
青精(qīng jīng)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常被用來表示某種神秘、超自然的存在,也可以指代某種精靈或幽靈。以下是關于青精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相關信息。
青精的拆分部首是“青”字的“⺼”(肉)部和“精”字的“米”部。拆分後有11個筆畫。
“青精”一詞最初出現于中國古代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中。在古代人們的想象中,青精往往是一種具有超凡力量和神秘能力的存在,可以與人類交流、幹預人間事務。
繁體字“青精”為「青精」。
在古代漢字的發展演變過程中,青精的寫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在西漢時期,青精的寫法為「靚靚」,在唐代則寫作「靑精」。
1. 據說夜晚在這個山洞裡可以看到青精出沒。
2. 他聲稱自己曾和一位神秘的青精進行過交流。
青山、精靈、神秘、超自然、幽靈
妖怪、鬼魂、妖魔、仙靈、精怪
普通人、凡人、平凡、世俗、現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