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臯的意思、青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臯的解釋

亦作“ 青皐 ”。 1.東臯,東邊的郊外。 南朝 梁 江淹 《蕭太傅東耕呪文》:“命彼倌人,稅于青臯。” 胡之骥 注:“青,東方發生色也。 陶淵明 辭曰:‘登東臯以舒嘯’。”

(2).泛指郊野。 宋 梅堯臣 《野田行》:“青臯暗藏雉,萬木欣已春。”

(3).春天的水邊,綠意盎然的水邊。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長史卧病》:“青皐向還色,春潤視生波。” 唐 王維 《自大散至黃牛嶺見黃花川》詩:“青臯麗已浄,緑樹鬱如浮。”

(4).山林、山野。泛指江湖之上,與“廟堂”相對而言。 南朝 齊 王融 《拜秘書丞謝表》:“明兼就日,澤深行雨,不有聖德,誰或其然。所以欽至道而出青臯,捨布衣而望朱闕。” 唐 王勃 《上劉右相書》:“於是友月朋霞之客,背青臯而至; 馮唐 顔駟 之才,排紫闥而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青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īng gāo(注音:ㄑㄧㄥ ㄍㄠ),其含義豐富且多用于文學語境中,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1.地理方位的指代


2.自然景觀的描繪


3.象征與隱喻


4.其他寫法與用法


例句補充

如需更完整釋義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滬江詞典或詩文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青臯

青臯(qīng gāo)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将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青(qīng)是一個由“靑”和“生”組成的字,其中“靑”是青字的聲旁,表示與顔色有關;“生”是青字的義旁,表示與生長、發育有關。青字的筆畫數為8;

臯(gāo)是一個由“白”和“犬”組成的字,其中“白”是臯字的聲旁,表示與顔色有關;“犬”是臯字的義旁,表示與狗相關。臯字的筆畫數為9。

來源

青臯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臯”意為高平的地方,“青”則表示青翠、綠色。整個詞語形象地描繪了大自然中青翠蔥茏的景色。

繁體

繁體字的“青臯”為「靑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青臯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具體字形與現代略有差别。

例句

1. 青臯處,眺山水,心曠神怡。

2. 夏日的青臯,蔥郁的樹木在陽光下更加美麗。

組詞

青藤、臯月、蘭臯、青螺、青松

近義詞

青蔥、青翠

反義詞

枯萎、病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