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天。《文選·謝靈運<拟魏太子“邺中集”詩·平原侯植>》:“哀音下迴鵠,餘哇徹清昊。” 呂向 注:“清昊,天也。” 唐 沉佺期 《辛丑歲十月上幸長安時扈從出西嶽作》詩:“磅礴壓洪源,巍峩壯清昊。” 清 徐芳 《夏日芙蓉峰登眺》詩:“踧足步流霞,澄心對清昊。”
“清昊”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清昊”意為“天”,常用于古代詩文中的雅稱,形容天空的清澈與廣闊。例如唐代沈佺期詩句“巍峩壯清昊”,以及謝靈運《拟魏太子詩》中“餘哇徹清昊”均以“清昊”代指蒼穹。
清
本義為水純淨透明,引申為純淨、安甯、廉潔等意,如“清泉”“清幽”。在“清昊”中強調天的澄澈特質。
昊
指廣袤無邊的天空,如《詩經》中“昊天”即指蒼天。作為名字時,寓意胸襟開闊、潇灑超然。
以上解釋綜合自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資料。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文選》或唐代詩詞原文。
清昊(qīng hào)是一個中文詞彙,由「清」和「昊」兩個字組成。以下是對這個詞的解析:
「清」的部首是「水」,筆畫數為六;「昊」的部首是「日」,筆畫數為八。
「清昊」是一個由古代文獻中出現的成語,其源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中的詩句「清廟適止」。在古代漢語中,「清昊」意指一種甯靜和祥和的狀态。
「清昊」的繁體寫法為「清暠」。
在古代漢字中,「清」和「昊」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其中,「清」的古字形為「清」,而「昊」的古字形為「晧」。
1. 公園裡的湖水清澈見底,景色宛如清昊。 2. 那位老人容光煥發,仿佛擁有一顆清昊的心。
清澈、清晨、清風、昊天。
甯靜、祥和、明淨。
渾濁、煩躁、混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