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朝的意思、清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朝的解釋

清晨。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七八:“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崗。” 宋 蘇轍 《僧伽塔》詩:“方丈近聞延老宿,清朝留客語逡巡。” 明 唐寅 《白發》詩:“清朝攬明鏡,元首有華絲。”

清明的朝廷。《後漢書·列女傳·班昭》:“吾性疏頑,教道無素,恒恐 子穀 負辱清朝。” 唐 羅隱 《中元甲子以辛丑駕幸蜀》詩之二:“敢恨甲兵為棄物,所嗟流品誤清朝。” 宋 蘇轼 《故李承之待制之六丈挽詞》:“清朝竟不用,白首仍憂時。” 明 劉基 《拟連珠》之六八:“舞法之吏,不樂清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清朝”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區分:

一、詞語本義

  1. 清晨
    指早晨時段,常見于古文。例如:

    • 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
    • 宋代蘇轍、明代唐寅等詩人也以此意入詩。
  2. 清明的朝廷
    形容政治清明的政權,多用于贊頌。例如:

    • 《後漢書》提到“子穀負辱清朝”,指官員在清廉朝廷中履職。
    • 蘇轼詩句“清朝竟不用”亦含此意。

二、曆史朝代(1636–1912年)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滿族建立,曆經12帝,國祚276年。主要階段包括:

  1. 建立與擴張

    • 1616年努爾哈赤建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 1644年清軍入關,逐步統一全國,1683年收複台灣。
  2. 鼎盛時期(康乾盛世)

    • 康熙平定三藩、收台灣、擊退沙俄;雍正推行“攤丁入畝”;乾隆鞏固邊疆,疆域達極盛。
  3. 衰落與終結

    • 鴉片戰争後淪為半殖民地,1912年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提示:若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文學例證,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尼布楚條約》等專題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清朝的意思

清朝是指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時間跨度為1644年至1912年,統治者為滿洲族的清朝皇帝。

清朝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清朝的拆分部首為「⺩」,共有11個筆畫。

清朝的來源

「清」字的本義是指水變得清澈,明淨的意思。而「朝」字則表示朝廷、政權。所以「清朝」的意思是清澈明淨的朝廷,也用于指代這個************的朝代。

清朝的繁體

清朝的繁體字為「淸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淸朝」

例句

1. 清朝是中國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2. 清朝皇帝打破了漢族的統治,建立了滿族的政權。

3. 清朝的統治給中國帶來了一段相對穩定而繁榮的時期。

組詞

清朝的組詞:清代、清皇、朝政、清代将軍。

近義詞

近義詞:清、乾甯、順治、康熙。

反義詞

反義詞:明朝、民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