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 代的典籍。 隋 牛弘 《依古制修立明堂議》:“今案不得全稱 周 書,亦未可即為 秦 典。”
“秦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ín diǎn,其含義及解釋如下:
秦典指秦代的典籍,即秦朝時期流傳的文獻或書籍()。例如,隋代牛弘在《依古制修立明堂議》中提到:“今案不得全稱周書,亦未可即為秦典”,說明秦典作為曆史文獻的參考價值。
詞義結構
其他可能的解釋
個别資料(如)提到“秦典”指秦朝的法律制度,但此說法權威性較低,需謹慎參考。主流解釋仍以“典籍”為核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秦典一詞是指關于秦朝的經典、文獻或記錄,其主要内容與秦朝的曆史、文化、制度、人物等相關。
秦典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
1. 秦(音qín):表示秦朝。
2. 典(音diǎn):表示經典、文獻。
其中,秦的部首是禾,筆畫數為5;典的部首是八,筆畫數為8。
秦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秦朝時期的文獻、史書,通過各種記載和考古發現,我們能夠了解秦朝的曆史及其相關文化。
秦典的繁體字為「秦典」。
在古時候,秦典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1. 研究秦典,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秦朝的曆史文化。
2. 他在秦典中找到了有關秦始皇的詳細資料。
1. 秦朝
2. 秦始皇
3. 秦國
4. 典籍
5. 典章
6. 文典
秦典的近義詞包括:
1. 秦代文獻
2. 秦朝經文
3. 秦典籍
秦典的反義詞是現代或其他朝代的文獻、經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