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盟的意思、齊盟的詳細解釋
齊盟的解釋
猶同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寡君盡其土實,重之以宗器,以受齊盟。” 杜預 注:“齊,同也。”《國語·吳語》:“ 越 為不道,背其齊盟。” 韋昭 注:“齊,同也。”
詞語分解
- 齊的解釋 齊 (齊) í 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 達到,跟什麼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 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 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 中國周代諸侯國
- 盟的解釋 盟 é 舊時指宣誓締約,現指階級的聯合,國與國的聯合:盟軍。盟友。同盟國。盟約。山盟海誓。 指結拜弟兄:盟兄。盟弟。 中國内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單位。 發(誓):盟誓。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齊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í méng,其核心含義為同盟,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古代用法:指諸侯或國家之間締結的聯合關系,強調共同遵守盟約、達成一緻目标。例如《左傳·襄公二十二年》提到“受齊盟”,杜預注解“齊,同也”,即通過盟約實現統一行動。
- 現代引申:可泛指多方力量或組織聯合協作,共同完成某項任務或維護共同利益。
2.文獻出處
- 《國語·吳語》中記載:“越為不道,背其齊盟”,韋昭注“齊,同也”,說明違背同盟關系的後果。
- 《左傳》和《國語》的用例均體現“齊盟”在古代政治軍事中的重要性。
3.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同盟、聯盟、協約(如“秦晉之盟”“攻守同盟”等成語)。
- 反義詞:分裂、對立、背約(如“背盟敗約”)。
4.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古代諸侯聯合或現代組織協作,如“齊盟抗敵”“齊盟共進”等語境。
“齊盟”一詞兼具曆史厚重感和現實適用性,既反映古代盟約制度,也可延伸至現代合作場景。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典故或相關成語,可參考《左傳》《國語》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齊盟》的意思
《齊盟》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意思是“齊心合力、聯合在一起”。它強調了團結合作和共同目标的重要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齊盟》的第一個字是“齊”,它的部首是“鳥”,總共有13個筆畫。
第二個字是“盟”,它的部首是“皿”,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齊盟》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軍事用語。在古代,不同國家或勢力之間常常會結盟,以共同應對外敵。這種聯盟被稱為“齊盟”。
在繁體字中,齊的字形為「齊」,盟的字形為「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齊的寫法為「㐆」或「㐷」,盟的寫法為「⺣又」或「㠭」。
例句
1. 為了共同的利益,我們必須齊盟。
2. 齊盟之後,他們成功地擊敗了敵人。
組詞
齊心協力、聯盟、合作、團結、合夥
近義詞
聯合、結盟、合作、合夥、協作
反義詞
分離、獨立、敵對、對抗、分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