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絕的意思、七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絕的解釋

[a four-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tonal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七言絕句”的簡稱。一種每首四句,每句七個字的格律詩

詳細解釋

七言絕句的省稱。 清 王韬 《淞隱漫錄·鵑紅女史》:“生接之以手,展閲之,乃七絶數首,下署‘ 鵑紅 女史 繡餘所作’。”《花月痕》第五二回:“ 漱玉 站在 邵 家的人背後,見謄出是兩首七絶。”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七絕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七絕”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定義

“七絕”是“七言絕句”的簡稱,屬于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格律詩體裁,其特點是每首四句,每句七個字,共二十八字。


二、結構特點

  1. 格式固定
    嚴格遵循四句結構,每句七字,押韻規則為第二、四句末字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
  2. 平仄要求
    需符合七言絕句的平仄格律,通常有四種平仄格式(如仄起平收、平起平收等),但比七言律詩更靈活,可不對仗。

三、起源與發展


四、創作與應用


五、相關擴展

“絕句”還包括五言絕句(五絕),而七絕因字數更多,表現力更豐富,成為唐詩中流傳最廣的體裁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絕》的意思

《七絕》是一種中國古代詩歌形式,它是在七言絕句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每首《七絕》由四句組成,每句七個字,一般采用平仄相間、韻腳抑揚格的方式表達。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絕》的拆分部首是“一字部”,它由一個字組成。它的筆畫數是四畫。

來源和繁體

《七絕》這個詞來自于古代文學的發展過程,最早出現在唐代。它是繼五絕、七言絕句之後的一種新的格式,被廣泛用于民間歌謠和文人雅集。

《七絕》在繁體中的寫法和簡體中的寫法一樣,都是“七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對于《七絕》這個詞,古代的寫法是“七絕”,在字形上可能存在一些變化,但整體意思和現在相同。

例句

1. 世界之大,人類的偉大無比,是屬于七絕的表現。

2. 在詩酒風流的古代,七絕被廣泛用于各種場合中。

組詞

1. 絕唱(指永世流傳不絕的佳作)。

2. 無絕人書(指寫字寫得非常漂亮)。

近義詞

七律、七行詩。

反義詞

五絕、五言絕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