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姓。 北魏 有 奇斤 氏,後改為 奇 氏。見《魏書·官氏志》。
“奇斤”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魏書·官氏志》原文或相關曆史姓氏研究資料。
奇斤(qí jīn)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非凡、特殊、不尋常的事物或人。通常用于形容某種事物具有與衆不同的特質或性格。
奇斤由奇和斤兩個字組成。
奇字的部首是大,筆畫數為5;斤字的部首是斤,筆畫數為4。
奇斤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一書,意為奇怪和斤斧。
在繁體字中,奇斤保持不變,仍然寫作「奇斤」。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奇斤的形狀略有不同。
奇字古時寫作「犀」,象征着稀有珍奇的意思。
斤字古時寫作「斤」,形狀與現代略有差異。
1. 他的才華真是奇斤之珍。
2. 這是一份奇斤的禮物,非常特别。
3. 她有着奇斤脫俗的美麗。
1. 奇怪:形容與平常不同,不尋常的。
2. 奇特:形容與尋常不同,獨特的。
3. 奇珍:指珍貴且罕見的東西。
1. 獨特:指獨一無二的、與衆不同的。
2. 特殊:指具有特别性質或特征的。
3. 異常:指超出正常範圍的,與一般不同的。
1. 平凡:與奇斤相對,指普通、常見的。
2. 尋常:指普通、常見的,與奇斤相對。
3. 普通:指一般、沒有特别性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