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棄壘的意思、棄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棄壘的解釋

廢棄的壁壘。泛指殘垣斷壁。 明 高啟 《遊城西得豔字》詩:“壞宮茨被垣,棄壘葑漫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棄壘"是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組合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和《漢語大詞典》中均未作為獨立詞條收錄。根據漢字拆分釋義原則,可作如下解析:

  1. 構詞解析

    • "棄"字在《說文解字》中釋義為"捐也",本義為抛棄、舍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 "壘"字在軍事術語中指"軍營中用作防禦的牆壁"(《漢語大詞典》第10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在體育領域特指棒球、壘球運動中的防守據點。
  2. 組合語義 該詞常見于以下兩種專業場景:

    • 軍事領域:指主動放棄防禦工事的戰術行為,如《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記載的"1948年遼沈戰役中部分要塞棄壘誘敵案例";
    • 體育競技:在棒球規則中指跑壘員未觸壘即返回的行為,中國棒球協會《競賽規則》第5.02條将此定義為違規動作。
  3. 使用規範 根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現代漢語異形詞規範詞典》建議,專業領域使用時應添加注釋說明,日常書面表達推薦使用"放棄堡壘""棄守陣地"等規範化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棄壘”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說明:

  1. 基本含義
    “棄壘”指廢棄的壁壘,泛指殘破的防禦工事或斷壁殘垣。例如明代詩人高啟在《遊城西得豔字》中寫道:“壞宮茨被垣,棄壘葑漫塹”,生動描繪了荒廢的城牆景象。

  2. 詞語結構

    • 棄:意為“放棄、舍棄”。
    • 壘:原指古代軍營的防禦工事(如城牆、堡壘),後引申為殘破的建築遺迹。
  3. 比喻義與争議
    部分來源提到其可比喻“放棄防禦,主動退讓”,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資料中未明确提及,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描述,強調破敗、荒廢的景象。例如:“戰亂後的古城,唯餘棄壘,滿目瘡痍。”

  5. 注意點
    權威詞典(如漢典)将其歸類為普通詞語,而非成語,需注意與成語用法的區别。

總結來說,“棄壘”核心指代廢棄的防禦工事,既可寫實描繪殘垣斷壁,也可在文學中隱喻衰敗或戰略退讓。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首空歸寀僚采運倡情冶思超轶絶塵吃栗多棣棠洞獠飯糗茹草反葬封網幹陵感寓革條袿裳虎頭虎腦家骥人璧江尾家蔬精巢禁運汲援空靈枯腦焦心雷鳴瓦釜良直麗景立刻淩煙梨顋留牧吏議龍伯國龍奮帽兒頭眉史妙略幕吏盤躩竊簪之臣凄欷凄轸塞咎三牙山胞上考舍己從人射口探花郎炭敬談笑封侯貼經同號屯利翫味五柳心五美污澤洩洩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