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肯綮。筋骨結合處。比喻要害或關鍵。 唐 李商隱 《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祗憂非綮肯,未覺有膻腥。”《金史·後妃傳上·景祖昭肅皇後》:“ 景祖 與客飲,後專聽之。翌日,枚數其人所為,無一不中其綮肯。”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翻書房》:“其翻《西廂記》、《金6*瓶6*梅》諸書,疏櫛字句,鹹中綮肯,人皆争誦焉。”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綮肯漢語 快速查詢。
“綮肯”是漢語中罕見的倒序詞,正确寫法應為“肯綮”,讀音為kěn qìng。該詞屬于書面用語,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本義解析 “肯綮”原指牛體筋骨結合的部位。《漢語大詞典》引《莊子·養生主》中“技經肯綮之未嘗”為典源,庖丁解牛時精準避開骨節連接處,展現高超技藝。此義項常見于古代解剖學文獻,如清代醫家張志聰在《黃帝内經素問集注》中注解經絡走向時曾使用該詞。
二、引申含義 現代漢語中,“肯綮”引申為事物要害或關鍵環節。如《人民日報》在評論文章中使用“直擊改革肯綮”形容把握核心問題。該用法常見于政論、學術領域,如北京大學語言學教授王力在《古代漢語》教材中分析文言虛詞用法時,強調“抓住語法肯綮才能貫通文意”。
需特别說明,“肯綮”在《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中被标注為“書面語”,建議普通讀者優先使用“關鍵”“要害”等近義詞。當前權威語言學研究平台如“中國語言文字網”未收錄“綮肯”詞條,建議使用者注意詞序規範。
“綮肯”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本義
指筋骨結合處,即人體或動物骨骼與肌肉連接的部位。這一含義源自古代解剖學概念,如《莊子·養生主》中提到的“技經肯綮之未嘗”。
比喻義
引申為要害或關鍵,常用于形容事物最核心、最緊要的部分。例如《金史》記載的“無一不中其綮肯”,即指切中問題關鍵。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日常表達中更常用“關鍵”“核心”等替代詞。需注意其讀音和詞序的特殊性,避免混淆。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說文解字》對“綮”的注解,或《莊子》等典籍中的原始用例。
班竹波波碌碌不可思議朝花饎人楚瓦脆快搓擦大剉碓打閑蹀躂敦慕多才多藝凡殇封龍門工間操觀察力沽販國信酤鬻寒羞黃車渙散斛律火炬郊禮藉稿金齑玉脍襟神絶少分甘廊室列姑射離旌厲疫絡頭録橐蒙懂孟加拉國麪起餅冥趣廧夫籤筒慶誕人樂神曲沈下時不再來詩説時菑始祖隨處套間天崩地陷笤帚星頑肉唯所欲為五馬浮江消梨吸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