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騎箕的意思、騎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騎箕的解釋

見“ 騎箕尾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騎箕”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典故和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騎箕”是“騎箕尾”的簡稱,出自《莊子·大宗師》中傅說(商朝名相)死後“乘東維,騎箕尾”化為星宿的傳說。原指人死後升天為星,後引申為逝世的婉辭,或比喻功業顯赫、名垂青史。

  2. 文學應用
    在古代詩詞中,“騎箕”常用于表達對賢臣、英傑的追思。例如:

    • 宋代劉辰翁:“一自騎箕承帝赉,千載君臣魚水”(《金縷曲》);
    • 杜牧:“旄頭騎箕尾,風塵薊門起”(《感懷詩》),暗喻賢者離世後的動蕩。
  3. 延伸含義

    • 遊仙意象:象征超凡脫俗、羽化登仙(如唐代杜光庭“騎箕終拟蹑星躔”);
    • 功業象征:如宋代葛長庚“四海憶霖雨”暗指傅說治世功績。
  4. 現代用法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拼音為qí jī,注音為ㄑㄧˊ ㄐㄧ。

“騎箕”承載了古代對生命終結的詩意想象和對傑出人物的崇敬,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其隱喻色彩。若需更多詩詞用例,可參考的古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騎箕

騎箕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人騎在箕上。它由“馬”和“己”兩個部首組成,總共4個筆畫。

騎箕的出處可以追溯到《漢書·律曆志》中的記錄,而在《說文解字》中,騎箕并未被收錄。在繁體字中,騎箕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中,騎箕并不是采用現代橫平豎直的筆畫順序。而是按照古時候的書寫規則,先書寫上面的橫畫,然後再書寫下面的豎畫,最後畫馬的四個點。

以下是一個關于騎箕的例句:

他猶如騎箕而來,顯得十分娴熟。

騎箕也可以作為一個詞語的組成部分,形成其他詞語,例如:箕帚、箕谷等。

與騎箕意義相近的詞語有騎馬、騎牛等,而與其意義相反的詞語有步行、下車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