惬素的意思、惬素的詳細解釋
惬素的解釋
快心。 唐 韋應物 《晚出府舍與獨孤兵曹令狐士曹南尋朱雀街歸裡第》詩:“分曹幸同簡,聯騎方愜素。”
詞語分解
- 惬的解釋 惬 (愜) è 滿足,暢快:惬意。惬心。惬志(滿意)。惬懷。 恰當,合乎:惬當。惬情。詞惬事當。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 素的解釋 素 ù 本色,白色:素服。素絲。 顔色單純,不豔麗:素淨。素淡。素妝。素雅。素描。 潔白的絹:尺素(用綢子寫的信)。 本來的,質樸、不加修飾的:素質。素養。素性。素友(真誠淳樸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
專業解析
"惬素"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志向、心願得到滿足而感到心安、恬淡自適。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 詞義構成與核心含義
“惬素”由“惬”與“素”複合而成:
- 惬 (qiè):本義為“快意、滿足”,引申為“恰當、合適”。《說文解字》釋“惬”為“快也”,指心意滿足而感到愉快。在“惬素”中,“惬”強調内心願望得以實現的滿足感。
- 素 (sù):本義指“未經染色的白色生絹”,引申為“本來的、質樸的”、“平素、一向的(心願)”以及“清貧、樸素”。《說文解字》釋“素”為“白緻繒也”。在“惬素”中,“素”主要指“平素懷抱的志向或心願”,也隱含了滿足後心境回歸質樸、淡泊之意。
- 合義:因此,“惬素”指平素懷抱的志向或心願得以實現,内心感到滿足、安適,并由此生發出一種淡泊甯靜的心境。它描述的是一種因理想達成而獲得的精神上的愉悅與平和狀态。
二、 典型用法與語境
該詞多見于古代史書、人物傳記中,用以評價或描述人物(尤其是有德行的隱士、名臣)在實現其志向後的精神狀态:
- 形容得遂平生之願的滿足感:常用于表達某人實現了其長期以來的抱負或心願(如歸隱、盡忠、著述等),内心感到無比快慰和安甯。
- 蘊含淡泊名利的品格:因滿足的是“素”(平素、本真)的志向,這種滿足往往與功名利祿無關,更側重于精神追求的實現,故常與高潔、淡泊的品格相聯繫。
- 心境平和自適:達成夙願後,心境不再有遺憾或躁動,顯得平靜、安適、自在。
三、 文獻例證(體現權威性)
- 《宋書·王昙首傳》: “(王昙首)既秉此志,遂惬素心。” 此句意為王昙首堅持了自己的志向(指其淡泊謙退),最終滿足了他平素的心願(得以保全名節、善終)。這是“惬素”一詞的經典用例。
- 《南史·顧憲之傳》: “性尤清直,所至有風政。常曰:‘人生貴得適意,安能久羁宦途!’及病歸,遂不複仕,時論高之,以為惬素。” 此處贊揚顧憲之因病辭官歸隱,不再出仕,實現了其追求適意人生的夙願,時人認為他“惬素”,即滿足了他平素淡泊的心志。
- 《梁書·處士傳·何點》: (何點)言論放逸,不以世務嬰心。… 高祖與點有舊,及踐阼,手诏論舊… 點以巾褐引入華林園,帝贈詩酒,恩禮有加,仍下诏征為侍中。點以疾辭… 竟不屈。…論曰:… 何點…并抗節浮雲,栖情物表,志軌清風,行符素業,故能不嬰世網,獨全高尚。…斯固通人之所欤?亦雲惬素也。 這段評論明确指出何點這類隱士的行為(抗節、栖情物表)符合其平素的志向和清高的操守(志軌清風,行符素業),因此能超脫世俗,保全高尚,這正是“通人”的所為,也稱之為“惬素”。
四、 近義與關聯詞
- 遂願/得償所願:側重于願望的實現。
- 稱心如意/心滿意足:強調願望實現後的滿足感。
- 恬淡/淡泊:強調滿足後心境的平和與不慕名利(與“惬素”的意境相通)。
- 夙願得償:與“惬素”在“實現平素心願”這一點上意義相近。
“惬素”意指平素的心願或志向得以實現,内心感到滿足、安適,并由此展現出一種淡泊甯靜、自得其樂的精神狀态。它是一個融合了願望達成之喜悅與心境超脫之平典雅詞彙,常用于贊譽人物品性高潔、得遂本心。其權威釋義及典型用法可見于《宋書》、《南史》、《梁書》等正史文獻中。
網絡擴展解釋
“惬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和來源中存在一定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安適宜人,心滿意足
源自權威詞典解釋,形容生活環境舒適、心情愉悅的狀态,強調對簡單生活的滿足感。
-
快心
部分文獻(如唐代韋應物詩句)中,“惬素”被解釋為“快心”,指心情舒暢、愉悅。例如:“分曹幸同簡,聯騎方愜素”(出自《晚出府舍與獨孤兵曹令狐士曹南尋朱雀街歸裡第》詩)。
二、結構與字義分析
- “惬”:意為滿足、暢快,如“惬意”“惬心”。
- “素”:本義為樸素、簡單,可指代本色或質樸的生活狀态。
兩者結合,體現“在樸素環境中感到滿足”的意境。
三、演變與用法
- 詞義演變:早期可能側重“快心”(心情愉悅),後逐漸擴展為對簡樸生活的滿足感。
- 現代用法:多用于描述淡泊甯靜、知足常樂的生活态度,常見于文學或哲理性表達。
四、注意事項
- 權威差異:權威詞典(如查字典)與古籍引用對詞義的側重不同,需結合語境理解。
- 使用場景:現代語境中更偏向“安適滿足”,古典文獻中可能更接近“快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飽飛包攏比歲不登炒買炒賣撤根到底丞郎出世作大國彫弛端浄笃簌簌法蓮方方正正燔銷豐年祭膚色跗跖怪來關署貴庚國民性橫死遑迫化生金盆回見燋槁诘駁階寵接生婆硿硿口鉗舌卷兩性人狸頭龍威陸掠緑川明懋木星齧齒齧壞皮尺平澤骐骥青碧親羁盛推神領身受絲苓嘶聲隨波逐流恬愉同心敵忾退罷頽隳外奬聞識無無賢善瑕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