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居垂釣。 晉 梅陶 《怨詩行》:“庭植不材柳,苑育能鳴鶴。鼓枝遊畦畝,栖釣一丘壑。”
“栖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隱居垂釣,常用來形容遠離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方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栖釣”由“栖”和“釣”兩字組成:
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梅陶的《怨詩行》:“庭植不材柳,苑育能鳴鶴。鼓枝遊畦畝,栖釣一丘壑。”
詩句通過描繪田園勞作(“鼓枝遊畦畝”)與隱居垂釣(“栖釣一丘壑”)的對比,表達對恬淡生活的向往。
文化内涵
“栖釣”不僅指具體的垂釣行為,更承載了古代文人隱逸山水的理想,常與“歸隱”“避世”等主題關聯,體現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關詞彙
類似意境的詞語包括“栖遁”(隱居避世)、“釣遊”(垂釣與遊賞)等,均反映傳統文人對自然與自由的追求。
栖釣,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栖(音:qī)和釣(音:diào)。
栖的部首是木,總共有8畫。釣的部首是鈎,總共有9畫。栖字的拆分是:木+斤,釣字的拆分是:钅+勾+巳。
栖釣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意味着人們在休息時或者閑暇時靜靜地坐在漁船上垂釣,享受自然的甯靜。
在繁體字中,栖釣的寫法是棲釣。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栖的寫法是棲,釣的寫法是釣。
一些關于栖釣的例句: 1. 他經常在湖邊栖釣,享受大自然的美麗。 2. 在忙碌的工作之後,我喜歡在湖邊栖釣,尋找内心的平靜。
栖釣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栖釣者(指喜歡栖釣的人)。
栖釣的近義詞包括:垂釣、釣魚。
栖釣的反義詞是:歸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