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洲的意思、七大洲的詳細解釋
七大洲的解釋
[seven continents] 全球大陸(包括其附近島嶼)的總稱。地球上共有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主要在東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極洲絕大部分在南極圈内。亞洲面積最大,為4400萬平方公裡;大洋洲面積最小,為900萬平方公裡
詳細解釋
指地球上的七塊大陸及其附近島嶼,即 亞洲 、 歐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和 南極洲 。 賀敬之 《放歌集·******之歌》:“在你軍衣的五個鈕扣後面,卻有:七大洲的風雨、億萬人的鬥争--在胸中包容!”
詞語分解
- 七的解釋 七 ī 數名,六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柒”代)。 文體名,或稱“七體”,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 舊時人死後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稱“做七”。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大洲的解釋 地球表面上某塊大陸及其附近島嶼的總稱。地球共分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網絡擴展解釋
七大洲是地球陸地的主要分區,根據地理、地質和文化特征劃分為七個大塊。以下是各洲的簡要解釋:
1. 亞洲(Asia)
- 面積:約4458萬平方公裡(最大洲)
- 特點:擁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8.86米)和最多人口(超40億),涵蓋中國、印度等國家。地理範圍從北極到赤道,包含多種氣候類型。
2. 非洲(Africa)
- 面積:約3037萬平方公裡
- 特點:以撒哈拉沙漠為界分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約14億,是古人類發源地,自然資源豐富但發展差異大。
3. 北美洲(North America)
- 面積:約2422萬平方公裡
- 特點:包括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等,經濟發達。地理特征多樣,如落基山脈、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
4. 南美洲(South America)
- 面積:約1784萬平方公裡
- 特點:以亞馬遜雨林和安第斯山脈聞名,巴西為最大國家。人口約4.3億,文化融合原住民與殖民曆史。
5. 南極洲(Antarctica)
- 面積:約1420萬平方公裡
- 特點:唯一無永久居民的洲,被冰蓋覆蓋(平均厚度1.6公裡)。僅用于科研,受《南極條約》保護。
6. 歐洲(Europe)
- 面積:約1016萬平方公裡
- 特點:國家密集,文化曆史深厚,如希臘羅馬文明。經濟發達,人口約7.4億,與亞洲以烏拉爾山脈為界。
7. 大洋洲(Oceania)
- 面積:約852萬平方公裡(最小洲)
- 特點: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及太平洋島嶼,人口約4200萬。以獨特生态(如袋鼠)和島嶼文化著稱。
分界線
- 亞歐分界: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
- 亞非分界:蘇伊士運河
- 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馬運河
七大洲的劃分結合自然地理與人文因素,幫助人類系統認識地球陸地分布。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大洲》這個詞是用來描述地球上的七個大陸的,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七(qī)是一個數字,表示七個;大(dà)指的是規模龐大、面積廣闊。洲(zhōu)表示陸地的一種劃分,即地球上陸地的主要部分。在《七大洲》這個詞中,洲(zhōu)是其基本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七大洲》這個詞是以“氵”和“⺍”兩個部首分别組成的。其中,“氵”是水的部首,而“⺍”是“蔔”的古代形式,表示“彳”的走路時的踏步,也有指示方向的含義。氵有3畫,⺍有2畫,
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是由中國的語言學家宋詩燕所發明的。宋詩燕在1984年提出了一個名為“七大洲”的說法,以取代另一種稱呼為“五大洲”的說法。
《七大洲》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七大洲」,與簡體中文相比,它的書寫更加繁瑣。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關于洲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有些古代典籍中将洲字寫作「州」或「舟」,但這些寫法已經不再通用。
例句:
1. 七大洲分别是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
2. 地理課上我們學習了七大洲的分布和特點。
組詞:洲際、洲際賽、大陸、亞洲洲際賽、洲際航班等。
近義詞:大陸、大地、大輿。
反義詞:小洲、島嶼、海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