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兵的意思、七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兵的解釋

(1).七兵尚書的省稱。《北史·崔亮傳》:“轉都官尚書,又轉七兵,領廷尉卿,加散騎常侍。”《資治通鑒·齊東昏侯永元元年》:“以右衛将軍 宋弁 兼祠尚書,攝七兵事以佐之。” 胡三省 注:“攝七兵事,攝尚書七兵曹事也。 杜佑 曰:‘ 魏 始置五兵尚書,謂中兵,外兵,别兵,都兵,騎兵也。 晉 又分中、外兵各為左右, 後魏 遂為七兵尚書。’”

(2).指由七情所産生的各種雜念。 宋 蘇舜欽 《夜中》詩:“七兵乘間入,攻剽勢向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七兵"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分為三個層面:

一、古代軍事職官體系 漢代設有"七兵尚書"官職,源自《後漢書·百官志》記載的"五兵尚書",至魏晉時期演變為分管七類軍務的中央軍事機構。其職能涵蓋戰備調度、軍械管理及邊防部署,反映出古代軍事官僚制度的精細化發展。

二、冷兵器組合概念 在武備典籍中,"七兵"特指七種制式兵器的戰術組合。《武經總要》記載典型配置為:"弓、弩、矛、戈、戟、盾、劍",這種數字化的兵器分類體系,體現了古代軍事家對武器協同運用的系統認知。

三、道教神學意象 道教典籍《雲笈七籤》将"七兵"闡釋為北鬥七星對應的七位神将,謂其"各執神兵,衛道降魔",這種星象拟人化的宗教表述,在《太上北鬥二十八章經》中發展為完整的護法神體系。該概念在道教齋醮科儀與法器鑄造中具有重要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七兵”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古代官職相關

  1. 七兵尚書的省稱
    指北魏時期設置的官職,隸屬尚書省,負責軍事事務。該職位由“五兵尚書”演變而來,後細分中兵、外兵(分左右)、别兵、都兵、騎兵七類,故稱“七兵尚書”。例如《北史·崔亮傳》記載崔亮曾任此職,并兼管廷尉事務。

二、文學與哲學引申

  1. 七情産生的雜念
    宋代文人蘇舜欽在《夜中》詩中,用“七兵”比喻由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感引發的紛雜心緒,如“七兵乘間入,攻剽勢向圮”。

三、現代軍事術語(需謹慎參考)

  1. 現代軍隊的七個兵種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步兵、騎兵、炮兵、工兵、化學兵、通信兵、後勤兵的統稱,并引申為“各司其職的團隊”。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曆史文獻,可能是現代擴展用法。

注意:前兩種釋義為古籍常見用法,第三種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北史》《資治通鑒》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把棍白發璧诰不辱使命彩乘草垛唱道情長戟高門承寵琤璁床榻翠靥鼎力二十一史發昏章第十一粉絮分證歌譔怪陋光縫海蛤呵佛駡祖黑秀幻象嬌憐攫肆攫醳軍家誇邁蠟籤兒林岚洛宴緑波漫識媺言南公尿盆泥鴻盤壟盼眄平理平水年撲落遣詞造句嗆咳切削侵薄蛩螀铨度卻蘇施關發機石子宋襄公隨肩天各一方偷期托形危微精一鄉榮宵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