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開與關。《周禮·天官·阍人》:“閽人,掌守王宮之中門之禁……以時啟閉。”《梁書·處士傳·何胤》:“别為小閤室,寝處其中,躬自啟閉,僮僕無得至者。” 宋 曾鞏 《司門制》:“門關筦鍵之事,啟閉出入之節。”
2.古稱立春、立夏為啟,立秋、立冬為閉。《左傳·僖公五年》:“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 杜預 注:“啟,立春、立夏;閉,立秋、立冬。”
3.泛指節氣。《晉書·律曆志中》:“啟閉升降之紀,消息盈虛之節。”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序》:“時乖啟閉,箭異錙銖。”
“啓閉”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ǐ bì,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指“開啟和關閉”,常用于描述具體事物的開合動作。例如古代文獻中提到的門禁管理,如《周禮》記載“以時啟閉”,強調按時開關宮門。現代也可引申為抽象概念,如階段、進程的開啟與結束。
古時以“啟”和“閉”代指四季節點:
在文學或哲學語境中,可象征事物的興衰、循環,如晉代文獻提到“啟閉升降之紀”,暗含自然規律的動态平衡。
該詞既涵蓋具體動作(如門禁管理),也關聯自然節令,并衍生出抽象的時間與規律概念。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周禮》《左傳》等文獻來源。
啓閉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開啟和關閉。
啓閉的部首是口,其中“啟”字的部首是啟,并且該字的筆畫數為7,閉的部首是關,并且該字的筆畫數為9。
“啓閉”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由“啟”和“閉”這兩個字組合而成,表示開啟和關閉的意思。在語境中,也可以引申為開始和結束、打開和關閉等。
啓閉的繁體字為「啟閉」,與簡體字形稍有差異,但意義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啟」的寫法常見于金文、篆書等古老的文字形式,而「閉」的寫法則有一些變體,如「閉」或「閇」。
1. 請将門關好,确保店鋪的安全啓閉。
2. 會議宣布正式開始,主持人敲了一下桌子作為啓閉的信號。
1. 開啟:表示開始或啟動的意思。
2. 關閉:表示結束或停止的意思。
3. 啓示:表示啟發、指點的意思。
4. 封閉:表示封鎖或隔離的意思。
開合、開關、打開和關上等均可作為啓閉的近義詞。
開放、解封,表示與啓閉相反的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